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邢海燕 《学习月刊》2009,(24):114-114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自主、独立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的发奇心和创造精神,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冬虫夏草作为一种西北藏区野生的中草药,是西北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资源之一。虫草的采集、运输、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使其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本文以甘南藏族地区为例,调查并分析了虫草作为一种物的媒介,在促进当地汉族、藏族和回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增强少数民族社区凝聚力中的象征意义。研究表明,虫草的采挖及交易涉及多个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仅能促进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能加强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与此同时,作为少数民族社区内部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虫草交易还提供了一种社区共同体认同的基础,使得少数民族社区成员之间的归属感更加强烈。基于此,本文认为,在民族贸易中的这种劳动分工和资源分配,可以被视为一种影响少数民族社会结构的机制,因此可以从生态互动的维度,进一步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年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在全球化及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城市社会文化的变迁使得青年个体性崛起,他们对自我的关注又激发了独自生活的愿望。独居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一二线城市青年群体中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以大城市中的独居青年为研究对象,从独居者的年龄特征、独居时长、居住环境和婚恋现状等方面描绘该群体的生活状况,并尝试从主体视角深描青年人的独居亚文化。研究发现,大城市的青年人珍视个人生活的自由与个人隐私的空间,在公共空间挤压私人空间的现实压力下,通过独居作为其开拓个人空间边界的主动实践。与此同时,在虚实交织的社会互动中,独居青年会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多元的社交活动,探索与自我、与他人和谐共处的新路径。此外,在独居青年的情感体验中,独居争取的是一种空间的自由,而非绝对地拒绝婚姻和家庭,因而存在着在未来转变的可能性。文章认为选择独居是一种青年群体在当下的权衡与过渡,独居青年的“独活”既是依托于大城市的便捷条件之下的产物,又体现着城市情感的“独化”变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