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肖唐镖  邱新有 《求实》2002,(2):60-62
村选举委员会存在成员代表性不强、产生方式简单、工作独立性不够、工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是造成选举委员会难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因此 ,村社区自身力量的发育与培植尚须从多方面努力 ,尤其是要调整政府和村社区力量的关系 ,使选举委员会真正成为村内各方面利益的聚合体 ,成为强有力的村民选举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笔者在南方某省两个镇的调查资料为依据,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农村社会情绪难以进入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的诸因素。文章认为,农村社会自身存在的弱点、政府的科层体系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对农传播的忽视与偏见分别切断了农村社会情绪的人际传播链、组织传播链和大众传播链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三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某市高校新区征地拆迁个案进行研究,从一个动态的视角观察国家正式权力的行使边缘与村民自治的利益保障边界的消长关系和原因,并试图探讨当代农民的公平公正观念,从中窥视村民自治后农民与政府的新关系.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政策与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村民自治政策实施过程中,从村治的政策和理论背景、主客体在村治过程中的角色、行为和心态特点以及村治的政策法规等方面来看,当前村治政策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国家宏观政策法规自身、政策法规与基层政府行为之间以及行政权与自治权之间三大矛盾。如果国家宏观政策与相关体制不进行相应的调整,村治进一步深入下去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即除了对信息的内容、结构和流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外,还将信息传播的时机纳入分析框架中.认为准确地把握信息传播时机,对于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持同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农村选举信息传播是一种"叠状"模式下的效果失衡。笔者在对艾村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播距离的概念,并从时空和心理两个层面剖解时空距离的远近和心理距离的亲疏对村民接受选举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环保和安全,许多城市纷纷出台规制措施,禁止或限制摩托车登记上牌和上路的,简称"禁摩"。该规制政策的合法性和实效性均遭到责难,并非良好的规制。以政府规制理论为研究工具,分析良好规制的形成阻力,可以使我们反思寻求良好规制形成所需的公法制度。公法学应当注重行政过程的研究,将政策、政治和法律都作为自己的考察变量,以适应公共行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悖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村民自治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国家宏观政策法规自身、政策法规与基层政府行为之间以及行政权与自治权之间三大矛盾,村民自治政策的实施正处于两难的悖论状态,如果国家宏观政策与相关体制不进行相应的调整,村治政策进一步深入下去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F市爆炸案为例,对整个爆炸案的动态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博弈模型图建构,通过直观的图形来阐述造成“囚徒困境”的原因.文章在对F市案件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借媒”抗争途径和政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