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建国以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点,而新一轮的集体林改更使福建成为全国林改的研究焦点。文章选取2003年以来的福建林改为时间节点,通过构建了地方政府行为的角色、目标、环境、工具和成效等五个维度,力图更清晰具体地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高等院校教师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其是否具备过硬的政治理论素养关乎着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坚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造就了我国经济奇迹,也为政府治理提供了创新空间。"特事特办"起初用于政府治理特定区域事务的政策创新,强调方式灵活、效率优先,契合地方政府治理理念,而后逐渐扩散至全国。在形成演变中,"特事特办"机制不仅构建自身的结构体系,而且基于权力的行使彰显出工具优势。然而,伴随权力异化而生的主体动机错位、客体指向模糊、执行过程失范,让"特事特办"深受诟病。从长远看,"特事特办"机制还将继续存在,但不能忽视其内在的权力客体性与使用主观性、制度合理性与局限性的两对张力关系,应将其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加以重构,促使"特事特办"机制日益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演进为政府实现善治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204篇期刊论文为样本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考察2003至2017年期间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研究进路。研究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态势良好,呈现研究结构区域化、研究视角本土化、研究层次较高等外部特点。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一步显示,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从单一向多学科方法综合运用,研究论证技术路线从静态的、单一学科研究向动态的、跨学科研究转换。国内地方政府合作研究亟须系统化、体系化,在内容上更加关注发展均衡性、危机合作治理等研究主题,在研究方法与理论指导上要注重国外理论与方法的中国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于外在看是一种经济现象,究其质里则是政治在城市的空间投射,隐藏着权力与权利的张力逻辑。如何正确看待城市化进程中的异化问题与实现城市治理的社会回归,呼吁城市政治学的理论阐释。遵循权力与权利的博弈逻辑,西方城市政治研究经历了精英论与多元论、增长机器论与城市机制论、公共选择论与新区域主义论等流派,成为解构西方城市政治现象的理论工具。在借鉴国外有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城市政治研究开始了本土化创新,当前聚焦于城市空间政治、城市权力与权利、城市政治结构、城市抗争运动等多维论域,初步回应了城市化进程的理论诉求,也提出了中国城市政治学的建构愿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