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经济日报》报道,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全国工商联等单位和高校理论工作者组成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抽样调查。调查发现:私营企业主阶层在物质财富方面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但是,作为一个阶层,他们整体上保持着相对的低调。“在商言商,把企业办好”,是私营企业主高度集中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刊文说,最近,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地产业的发展实际上已使中国农民分化为两大群体:城乡结合部以经营地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主”,以及远离城镇仍以务农为生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根据这种情况j农村土地产权改革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加以分析,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钟沛璋 《同舟共进》2010,(10):25-25
最近看到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电视台对一位颇有名气的成功青年企业家进行访谈。主持人在访谈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事业成功最关键的品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在祖国的大地上,高高耸立着两面鲜明的旗帜,吸引着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一面是爱国主义的旗帜;一面是共产主义的旗帜。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众多的民族祖祖辈辈在这辽阔的疆土上一起开垦、劳动、生息,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融合成繁荣兴旺的民族大家庭。“江山如此多娇,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胡耀邦同志指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把精神文明搞上去,这是我们两大奋斗目标。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两个大目标,服从这两个大目标,服务于这两个大目标。一些时候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耀邦同志在去年十月七日同团中央领导同志的谈话中明确指出:共青团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突击队。应该怎样理解中央的这些精神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与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些时候来,一种崇尚自我的思潮在一部分青年中增长起来。最早是有人在学校作“自己设计自己”的演讲,博得了一些大学生的热烈掌声。之后凡是讲自我价值、自我奋斗、自我成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等等的文学作品、传记、文章,在一些青年中常常是不胫而走。甚至在西方也已被冷落的鼓吹个人意志绝对自由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有些青年中也变得时髦起来。这种崇尚自我的思潮,表现在青年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 在对事物观察上,强调自我判断。有人在听了“自己设计自己”的演讲后,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7.
钟沛璋 《民主》2004,(5):45-45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国人皆知的。爱因斯坦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却并不为国人共知。直到上世纪未西方国家评选谁是20世纪的“千年思想家”,汇集全球一个月投票结果: 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这才引起人们对爱因斯坦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重视。像马克思一样,爱因斯坦极为重视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生的状况,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从今年三月至五月派人分三路到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地调查研究了大学生的现状,接触了许多第一手材料,并且在一些问题上得到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发出了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的警号。对中央这个有深远意义的决策,在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文件、联系实际进行清除的同时,一部分同志中也出现几种不同的反映。一种反映是感到吃惊。他们问:问题的性质有这样严重吗? 一种反映是还没有认真学习,就匆忙行动起来,企图用行政手段把一切看不顺眼的东西,都作为精神污染清除干净。再有一种反映,就是当中央领导同志讲清清除精神污染的界限之后,就以为要“收”了,似乎没有什么污染要清除了。这几种不同的反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清除精神污染任务的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已历经七十年,再过三十年便整整一个世纪了.每逢"五四"中国青年节的来临,面对现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总要激荡起我无限遐思.当前,我国正面临改革形势中的严峻局面,一系列难度很大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摆在面前,确实有如万里长征中的过草地,攀雪山,还要打仗,困难重重.这种情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客观环境反思环境的形成,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国家、党的领导具有比较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与自我批评的态度;二是,人民、青年学生有比较强烈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