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李峣  陈庆凤 《学理论》2009,(30):153-154
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推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初衷在于公正与民主,本文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理论来源、功能价值以及制度完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强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加拿大,法院对专家意见证据的采用日益慎重,也就是说,较之以前,专家意见证据正遇到越来越大的抵制.为了赢得官司,当事人邀请专家参与正在进行的诉讼以强化己方的证明效力,通常情况下,提出专家意见证据是因为某些或某个证据具有不确定性.一方当事人希望法官从合法性和客观性的立场出发开展对案件事实的调查,而此种调查当然是建立在证明材料的基础之上,一方拥有的证明材料愈多,胜诉的可能性就愈大.所以,多数专家意见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的一种介入证据,那么,此类证据本身就具有某种危险性.而且专家的介入有可能要求相对方披露本应该予以保密的信息和文件材料.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检察官在进行控诉时享有完全的自由裁量权,但是,“起诉无效”与自由裁量的考查基准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有证据、目的、成本、法律规范,两这些要素不属自由裁量的考虑范畴.如果对“起诉无效”进行事实描述,可以得出“起诉无效”的概念只是对成熟的“陪审无效”制度的模拟或类推;如果对“起诉无效”进行原因描述,除上述要素外,价值观、社会正义、公共利益、当事人权利等也是必须的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正处在由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到全面建设法治体系的过渡阶段,法治建设瓶颈的突破,有赖于法律职业群体的培养和壮大.构建我国法律职业伦理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共同价值观的要义之一.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要求下,职业伦理应该成为调整法律职业关系的指导性理论,而对法治思维的解读离不开职业伦理内容中天然蕴含的功能论证、意识形态、方法论及德性自我等属性的引领,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界定与阐示之下,检察官的职业伦理观能够觅求到自身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