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过去农村居民间曾经原本自愿、公平的房屋买卖,由于违反了《合同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使得原先签订的合同瞬间失去了效力,这不仅由此引发了大量的诉讼,而且也为法院的裁判活动带来难题。基于农村居民私有房屋流转的立法现状和实践基础,对农村居民私有房屋买卖的效力认定可以适当突破“房地一体”规则约束,运用公平原则和公序良俗,将宅基地和房屋分别处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村民私有住宅的买卖比较频繁。买卖双方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往往忽略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流转,由此为日后判别《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埋下了隐患。农村村民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从表象上看买卖的只是农民私有住宅,然而由于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一并转移,因此,如果一旦违反国家对于宅基地使用权转移的规定,必将导致合同的无效。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件本不该发生的民事申诉案。申诉人利用智慧和掌握的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过失作了巧妙的补救。然而,法庭在庭审中并未对这份至关重要的证据予以采信,致使申诉人的主张未能得到支持。此后,经到检察机关申诉,申诉人的权利最终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4.
《立法法》颁布以来,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受到了挑战,效率与正义作为两种重的法的价值,以此角度分析劳动教养制度之存废具有重价值。  相似文献   
5.
借条与欠条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民事行为,由于在民间往往将它们混为一谈,从而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以至于成讼后其合理主张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其实借条与欠条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根本区别,澄清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仅可以避免在生活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既有利于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厘清案件的真相,作出正确的裁决,又有利于时下倡导的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申诉人滔滔不绝地陈述他们满腹的苦水和冤枉,在他们看来,原本是很有理的官司为什么会输呢?并且输得一塌糊涂。乍听起来,他们讲的都是实情,似乎也很有道理,然而通过审查他们提供的申诉材料和调阅人民法院原审卷宗,从法律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就很容易弄清楚了。原来申诉人并没有明白诉讼中“事实”的准确法律含义,混淆了各种事实的概念及其问的关系。他们讲的事实往往是客观上的事实或笼统的案件事实,抑或主观上的真实,而非案件中的法律事实,或待证的或已证实的事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