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794年4月5日,在席卷整个法兰西的“恐怖”的风暴中,雅各宾派的重要领袖之一——丹东,被送上了断头台。丹东死后的二百年里,各国史学界对这个在法国大革命中曾叱咤风云于一时的人物,以及他悲剧的结局,进行了激烈的、无休止的争论。赞美者对他推崇备至,称他为“伟人”;指责者对他贬斥无遗,骂他是叛徒。观点针锋相对,毁誉截然不同。在我国史学界,自解放以来,基本上承袭了苏联学者卢金、曼佛列德等的丹东“前期革命,后期反革命”的观点,对雅各宾专政时期的丹东,持否定的态度。他们的理由和依据,归根结底,都集中到这样一点上:  相似文献   
2.
200年前的7月14日,攻打巴士底狱的炮声揭开了法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统治了法国千年之久的封建制度被推翻了,作为这一制度的社会表现形式——封建等级制度,也随之土崩瓦解。从此,平等代替了特权,“人人生来具有自由、平等权利”这一启蒙学者多年来宣传的思想原则,终于得到了法律的承认。众所周知,在革命前,法国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在社会生活中,封建等级制度在特权等级和平民之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特权等级,即占全国人口不足  相似文献   
3.
塔列朗是法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大动荡的年代里,塔列朗曾先后为6个不同的王朝、政府服务,因而以“权变”著称于世,成为历史上争论颇多的人物。在我国,研究塔列朗的专著目前尚不多见,只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史小丛书》中一本比较简要的塔列朗传记。在这本传记里,作者以《投机革命的主教》为题,介绍了塔列朗在法国大革命中的表现。我认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论著中,对雅各宾派的历史功绩,一般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对君主立宪派和吉伦特派,则往往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在谈到吉伦特派时,更是全盘否定,似乎它自始至终从未作过好事。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够妥当的。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近代史上,法国的政体更迭最为频繁。在1789年大革命之前,是波旁王朝的专制君主制,大革命爆发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时隔3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国王,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存在了12年。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起独裁的体制,并于1804年改制称帝,成立法兰西帝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持续了10年,1814年5月,波旁王朝第一次复辟,恢复法兰西王国。1815年3月,拿破仑从被放逐的地中海厄尔巴岛返回法国,再夺政权,重建…  相似文献   
6.
拉法叶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政治活动家.从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30年7月革命胜利,在40余年中,拉法叶特始终如一地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君主制,主张以资产阶级的宪法限制王权、神权和贵族特权,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他的这一政治主张,是当时大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政治要求,是符合当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他的政治立场,也因此应予基本肯定.  相似文献   
7.
从《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形象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惨世界》是19世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品。这部120万字的巨著,叙述了从拿破仑帝政时代开始,经过滑铁卢战役、波旁王朝复辟、百日政变、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查理十世的专制统治、七月王朝直到1832年巴黎起义这样一段将近半个世纪的法国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