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歌德声称自己没有正式学习过法语,这是个谎言。歌德的谎言源于法国人对其法语的指责。表面上歌德承认自己的法语不够好,法语的难点是法语语法,其实歌德的内心并不真正认同他法语不好的说法,也许歌德想告诉我们的是,法国人对他的法语太苛责了。  相似文献   
2.
包向飞  朱范 《求索》2011,(8):71-72,129
文化本质上避免自己被彻底对象化,因此给文化下一个恰当的外延性定义是困难的。德国人对文化的理解强调文化的精神性和能动性,因此在德国人眼中,文化和强调物质性和技术性的文明有着本质的不同。"概念对法"不对文化直接下定义,从而能够避免给文化下一个恰当的外延性定义的困难,而是通过概念的比较让文化这个概念的次要意义和言外之意得到彰显,藉此它的主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力于解读雨果艺术观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成功的艺术作品是永恒的,艺术的美在于它无从更臻完美。文章首先揭示了雨果艺术观的柏拉图主义倾向,并以此阐发雨果的“艺术是永恒不变的”观点。为了消除仍然存在的解读疑难,本文又在语言学的视角下为雨果的艺术观提供了—个现代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辩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