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世界研究,是一崭新领域,又是一宏大工程。其中和平理念是重要内容。文章对“和平”与“持久和平”的概念、复杂层次、性质、共建、以及中国如何推进世界“持久和平”进行了学术探讨与建言。  相似文献   
2.
韩玉贵教授长期从事中美关系研究,2007年底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其新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一书.读后感受多多,四大亮点值得提及:  相似文献   
3.
1964年 1月 2 7日 ,中法两国同时发表联合公报 ,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法两国建交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被西方舆论称为“一次外交核爆炸” ,华盛顿痛苦地感到“戴高乐在美国背后捅了一刀”。那么 ,是什么原因促使中法两国建交呢 ?一、国际因素2 0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依然存在 ,它们既相互争夺又相互勾结 ,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冷战”局面 ,使整个国际社会呈现出一种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的趋势。一方面 ,美苏双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领域里明争暗斗 ,竭力扩大各自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中法关系演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冷战结束前后,世界格局和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中国与法国相互关系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法关系出现了人们所不愿看到的一些曲折之后,两国关系恢复正常,1997年双方决定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这被称为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在面向ZI世纪时,世界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各国竞相为之争做贡献的今天,弄清旧冷战结束后中法关系的演进与前景,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旧冷战结束前后,中法关系的曲折与恢复正常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打开了通向建立超越对抗、发展合作…  相似文献   
5.
1949年6月,刘少奇受中共中央的重托,成功密访了苏联。这次访问,释解了中苏两党间的较多猜疑,争得了苏联的广泛支持与援助,使“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得到了苏联的积极支持,是新中国外交史上首次影响深远的访问。  相似文献   
6.
作为重要的政治和学术概念,"国际战略"这一术语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而逐步成为学术研究热点的.如今,国际战略概念已成为研究和表述中国在国际上活动的主流术语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象征性标志物———世贸大厦双子塔的轰然倒塌,一个“世界安全岛”的神话被击碎,“恐怖主义”一夜之间在全球家喻户晓。人们开始意识到,恐怖主义已成为21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威胁。恐怖主义为什么将美国这一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为攻击目标?美国近些年反恐的努力,并没有使得世界更加美好,反而出现了“反恐反恐,越反越恐”的奇特现象。追根溯源,不难发现,美国多年来的霸权主义行径是重要缘由。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既彼此敌对、互相制约又相互结合、彼此利用,实际上都是祸害世界的“毒瘤”,可谓同性相克,异曲同工。中国与世界…  相似文献   
8.
1949年6月,刘少奇受中共中央的重托,成功密访了苏联。这次访问,释解了中苏两党间的较多猜疑,争得了苏联的广泛支持与援助,使“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得到了苏联的积极支持,是新中国外交史上首次影响深远的访问。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外交政策经过几年的调整,1996年基本定位为全方位外交政策。与此同时实践上快速推进。对东方外交,实现了明显转变,特别是与中国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在独联体内,俄白签订了建立共同体条约,俄、白、哈、吉4国决定加深经济与人文领域的一体化;对西方外交,增大了说“不”的力度,坚持反对北约东扩,但注意发展对西方的实质关系,俄奉行全方位外交旨在尽快成为世界主角,1996年跨出了一大步。俄未来很可能成为世界重要一极,但难以快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指的"时代",特指社会发展时代。事实表明,当今人类社会处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大时代,并具有大变化、大进步、大目标、大使命、大"手笔"、大历程、初级阶段等特征。明确这些,具有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