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平石直昭教授是日本学术界颇具实力的一位著名学者。平石教授生于1945年,196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以后,历任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助教,副教授、教授。平石教授专攻“近世”日本思想史,尤其是对荻生徂徕的研究,在日本学术界颇具影响力。有关这方面的代表著作有:《荻生徂徕年谱考》、《徂徕集》、《战中、战后徂徕论批判——以初期丸山、吉川两学说的研讨为中心》、《徂徕学的再构成》、《徂徕学中道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徂徕先生回答书)考》、《(徂徕集)解题·解说》等。 平石教授对荻生徂徕的研究,从客观的立场出发,在批判地继承先辈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开拓性的研究。由此构成了平石教授学术思想的特色。这种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独创性的立论。 所谓独创性的立论,是说平石直昭教授对荻生徂徕的研究,不是停留于表层的、外在的分析、论证,而是深入到思想家的思想深层,进行再探讨。 例如平石先生在《徂徕学的再构成》一文中,通过对“古文辞学的形成和特征”、“古文辞学和经学的关连”、及“天”、“人性”、“道”、“物”、“鬼神”等范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徂徕学内  相似文献   
2.
主体意识是东亚意识的核心内容。主体意识崇尚自立和自强,它充分展现在自我、独立和自由意识之中。东亚社会“主体意识”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性的“主体意识”。也就是说,这种“主体意识”主张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自强。所以,具有东亚特点的这种主体意识,其核心是在强调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主体意识,在韩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 张载(1020~1077)字子厚,陕西人。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可以用气本论之大成者来评价。之所以说张载是中国气本论之大成者,是因为他继承、吸取了中国历史上丰富的气哲学思想。 在中国哲学中, “气”是一个重要的范畴。“气”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其发展、演变的历程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地域相联、文化相通,早在"三国"(指高句丽、百济、新罗)时代,中国的儒教、佛教和道教均传入朝鲜半岛,并与当时的传统文化、社会习俗相结合,逐渐嬗变为韩国的儒教、佛教和道教.寻觅这一发展、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到韩国儒教、佛教、道教的基本特点.这一特点,可以用"三教和合"加以概括.所谓"三教和合",就是指韩国的儒教、佛教、道教是以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面貌呈现出来.这一现象像一条红线贯穿韩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尤以新罗时代的花郎道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