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冯同庆、常凯合著的《社会主义民主与工会参政议政》(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是一部比较有特色的理论专著。该书以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为中心线索,比较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了有关工会参政议政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读后确能给人以启迪。 1985年11月,当中国工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工会要参政议政”的决策时,在社会上、在工会内部都引起了争议。当时两位作者分别发表了有关工会参政议政的理论文章并参加了讨论,而后又合作进行专门研究,并着力构筑、丰富工会参政议政的理论。什么是工会参政议政的实质?这个问题在工会内外颇有争议。作  相似文献   
2.
所谓劳动力市场,也叫劳务市场或劳动力资源市场,狭义上是指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和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场所。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整个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市场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因素,必然要由市场进行配置。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难免要产生一些思想上的困惑:诸如,我们职工还是不是主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表现在什么地方?劳动力是商品是否就意味着工人是雇佣劳动者?等等。  相似文献   
3.
坚持依靠工人阶级与教育职工群众的统一,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观点。能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依靠”与“教育”的关系,不仅涉及到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思想能否贯彻,而且关系到能否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这里仅就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必须将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贯穿到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教育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坚持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灌输”论,一个是“疏导”论。如何使这两个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中统一起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靠”和“教育”关系的正确处理。我们党之所以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一是因为我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先锋队依靠本阶级的力量充分体现了党的阶级性;二是因为工人阶级从阶级整体上是最革命、最有组织纪律性、最大公无私的阶级,唯有工人阶级才能充当变革社会的领导阶级,才能担起四化建设主力军的历史重任。同时,也应该看到,工人阶级从“自在”到“自为”,从“自发”到“自觉”,是整个阶级素质的大飞跃,这种飞跃光靠工人阶级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教育。列宁针对排斥教育的“自发”论指出,自发的工人运动不可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不可能造就自觉的工人阶级战士,科学社会主义“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①这就是著名的“灌输论”。很显然,所谓“灌输”,是指先进思想的宣传教育。共产主义思想只有通过宣传教育,才能为工人群众所了解和掌握。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正是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向工人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我们还坚持“疏导”论,强调在思想教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历来是党和政府联系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主义民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要理顺党和行政组织同群众团体的关系,使各种群众团体能够按照各自的特点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能够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各自所代表的群众的具体利益”。这段话深刻地体现了工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十三大报告还指出:“群众团体也要改革组织制度,转变活动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协商对话,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克服‘官’气和行政化倾向,赢得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信任。”着重强调了工会的群众性,切中我国工会活动当前存在的主要弊端。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民主,都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产生,并为这种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民主制度,二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阶  相似文献   
6.
论职工地位的二重性林云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保和强化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要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同志最近一个时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写进《宪法》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应该能够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职工群众劳动积极性的涨落,无疑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表露职工群众对改革承受能力的温度计和窗口。现阶段,我国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状况如何呢? 一、职工群众劳动积极性的状况令人担忧当前一些部门职工群众劳动积极性的低落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重视。据报导,对上海200位企业领导、1000名职工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表明:97.5%的厂长认为职工积极性不高,97.3%的职工持相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不人道”、“专制”、“侵犯人权”,历来是资产阶级攻击人民民主专政的污蔑之词。当我国平息了国内外极少数敌对势力策划的反革命暴乱后,这种攻击又沉渣泛起,故伎重演。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实行民主制的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概莫能外。资本主义国家标榜所谓“人道”,“人权”,其实,资产阶级搞的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推崇的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有什么“人道”、“人权”可言?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保证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享受民主,而只对极少数仇恨社会主义、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心理科学的重大发展表现为更贴近实际,注重对专门领域、专门群体的心理特点的研究,诸多的专门心理学,如“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妇女心理学”、“销售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相继问世。相比较而言,对职工心理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虽然,不少心理科学工作者,党、政、工干部对此也进行了可喜的探讨和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尚比较零散,缺乏深度和广度。而对职工心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把握职工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于搞好企业管理,改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职工群众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对于改善干群关系,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思想,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研究职工心理,是搞好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就是把人的因素作为企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现在深入进行的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其目的是要使企业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三项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和劳动保险制度)的改革,无论从理论构造还是从政策设计上都是试图通过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三项制度的改革付诸实践,在不同的企业,结果却大不相同。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是否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贯彻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指导思想。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精神。当人们的切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紧密结合,并能得到切实体现的时候,职工群众就会以主人的身份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