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四新 《法人》2010,(7):88-90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也许正是因为随意、不守规矩与隐忍的狼性,成就了九如的字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民主政治最基本的含义,即自治出发,讨论了表达自由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必须以民众能够享有表达自由为前提,民众必须能够就范围广泛的公共事务,借助报纸、电台和互联网这样的传播媒体,进行公开和充满活力的讨论.政府必须随时回应来自民众的呼声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直接与民主政治有关的政治言论应当受到保护,而且有助于培养民众政治参与的表达,也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律对表达自由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四新 《人权》2009,(5):53-55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游行、示威和结社的权利。这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第21条、第22条的规定是一致的。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切实保障人们的表达权。表达权除了包括通常所讲的言论、出版、新闻等自由外,在现代社会中,也包括使用标语、口号等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意见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现代国家的宪法性法律和世界人权条约普遍承认和保护人们享有表达自由的权利。这意味着人们有权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接受信息,并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主张、看法、信仰、信念、见解等传播给他人或社会而不受无端、非法干涉、约束或惩罚。  相似文献   
5.
表达自由与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种广泛流传的观点认为,表达自由之所以应当受到保护,是因为表达受到的限制越少,言论、新闻越自由,就越有利于激发公众追求真理的热情,也越有利于真理的发现.本文介绍了该理论的原型和主要内容及其在美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探讨了该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表达自由固然有助于寻求真理,但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四新 《人民论坛》2020,(1):119-121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议程的影响正变得愈发显著,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民主决策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一些地方对网络舆情热点的回应存在不及时、内容空洞、信息传播力不够等不足之处。为此,我们有必要制定、完善网络问政的回应、反馈机制,转变被动状况,进一步畅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的普及、发展和繁荣,为自媒体账户享有言论自由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促进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但自媒体账户享有的言论权利和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权利和自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对自媒体账户的专项整治工作,具有法理依据。同时,自媒体账户发布的内容、经营自媒体账户的方式和目的以及自媒体账户与平台之间的服务协议,也是触发自媒体平台对自媒体账户进行管理、采取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正确理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并运用其思考、设计、构建全球和地区层面的互联网治理方案,对解决网络时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共同治理问题,以及反对网络空间日益盛行的技术霸凌主义、文化霸凌主义和个别国家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的做法等,具有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隐私概念的提出和隐私权理论的发展,与大众传播对个体私生活的侵扰有关。大众传播业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对个体隐私权保护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互联网之前的大众传播虽然也诱发了大量隐私侵权案件,但互联网出现之后,隐私保护和隐私侵权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总体上呈现出侵权容易、维权难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从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的角度,加强对隐私权,尤其是对与隐私相关的个体数据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