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我国工运史上,曾经对“经济主义”进行过两次批判。重新研究这段历史,正确认识批判“经济主义”的所谓理论及其实质,对于工会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对工运史上批判“经济主义”的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会运动中,最早提出批判“经济主义”问题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扩大,苏区的工业生产有了发展,环境也有了改善,工人群众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随之高涨。于是他们提出了增加工资.改善福利等要求。但苏区中央局和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把这当作“经济主义”来对待。1931年  相似文献   
2.
有关省港罢工的领导问题,在国内外史学界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一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二说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还有说是国共合作领导的。只要我们本着尊重史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难发现在这场罢工中还有中共党团(即中共党组的史称)或称罢工党团组织。有必要对它的地位作一番考察和分析,了解它的性质和影响,看它是怎样把罢工推向前进的,就有利于对罢工的领导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一、中共党团是在罢工的发动和组织过程中建立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以“指导广东一切实际工作”为任务的中共中央派出机关——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共广州临委),当上海“五卅”惨案一发生就决定以此为契机,策划、发动香港和广州的洋务工人举行罢工,以声援上海和扩大全国性的反帝斗争形势并带动广东全省的工农运动,促进广东革命形势的发展,影响摇摆的广东政局。为此,中共广东区委于1925年5月31日晚召开了党、团员大会,“报告广东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