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龙电器为期1年零7个月的“革命”以令人震撼的方式出现,现在又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导向另一个结局。然而,对于科龙而言,“革命”远远没有结束,相反,格林柯尔的入主可能是另一个风暴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任何企业运作都是一种风险,巨大的成功与巨大的失败仅隔一步之遥。欧亚集团的将来要看杨斌的运筹能力,还要看其团队的运作实力。  相似文献   
3.
科龙变革 是是非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远比想像中复杂困难的科龙,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科龙,有不少窟窿。  相似文献   
4.
彩电企业依然在进行着诸多先锋性的探索,只不过,这一轮的探索少了些许浮躁和喧嚣,多了几分真实与理性。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让人们值得继续关注的行业。  相似文献   
5.
张海"圈地"?     
整个2002年,入主健力宝的张海都被置于媒体的漩涡里。张海刚一浮出水面,他年轻的资历、扑朔迷离的资本背景和健力宝情结引来舆论一致怀疑。而他的神情则是一丝揶揄,几许淡定与从容。这一年,新健力宝轰然出世。资本新贵与传统实业结合,健力宝的运作方式及企业视野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进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6.
种种迹象表明,进入2002年以来,国产手机陷入一种近乎狂热的躁动状态。 去年国产手机整体收入好得出乎众人意料,令众厂家似乎看到市场所展现出来的壮丽图景并掀起投资热情,TCL、波导纷纷扩大产能,曾经一度观望的厦新、海尔等纷纷抢滩,而联想也借厦华的牌照强势介入,甚至传来消息,连奥克斯空调也在筹备着与国外厂家联合上手机项目……家电业、IT业、电信业巨头纷纷拥入,令人觉得,国产手机正酝酿发动对洋手机的全面反击。 同时,一个更让人激动的预计是,国产手机将像当年家电业一样,在近两三年全面收复失地,一统江山!  相似文献   
7.
国内彩电企业一向是不甘寂寞的,他们一直在寻找机会证明自己。果然,经过近两年的萧索和暗中加劲之后,2002年,他们卷土重来。2002年中,国内主要的彩电企业TCL、长虹和创维相继传来赢利上升的消息,标志着彩电业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到了下半年,在很短时间里,以 TCL 为首的彩电企业又一次策划了令人振奋不已的事件,让人体味到彩电业的活力和速度不减当年。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运作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竞争中的胜利者一定有一个好的答案。企业要做的是努力找到最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产品来了”最近,一位中国学者在伦敦一家著名的电器商场买了一个十分精美、质量上乘的小电器,回家后仔细一瞧,小电器后面赫然写着“中国制造”。他说当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其实,这早已是很多有出国经历的中国人的共同感受。无论在美国或欧洲、南美或中东,人们在当地市场很容易找到“Made  相似文献   
10.
还原海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商业周刊》对海尔“国际化”生产的质疑,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海尔经营状况最严厉的批评。尽管在这之前,国内媒体已经试图从“神化”海尔的惯性中挣脱。不容置疑的是,国人一直对一个在无数光环下更真实的海尔,同样怀有了解的渴念。 本刊特约记者经过青岛等地一线的调查和采访,对海尔尝试做一个“还原”。这并非“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真实、健康的海尔,超过需要一个“神化”的海尔。 我们还原海尔,绝非要否定海尔。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本土企业之一,海尔品牌、海尔管理、海尔文化、海尔经验都是我们的一笔财富。我们希望的是,海尔能够与时俱进,与时俱变,勇于直面自己,勇于挑战和进一步超越自我。因此,进行清晰的自我观照就成为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