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活中,围绕一个具体事件,常常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化意见。不仅一方根本不理会另一方的意见,即使中允的看法,往往也会“两头不讨好”。这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红即黑的思维方式,则是“极端主义”。  相似文献   
2.
江柳依 《楚天主人》2013,(11):51-51
<正>近来,在司法实践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在法律的背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绑架"着司法。同样的案件,有的能快速结案,有的则大大超过审限;同样的案件,判决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不能让当事人"绑架"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的基本原则。司法活动不是当事人手中任意拿捏的"橡皮泥",想怎样就怎样。有的案件从一开始就被当事人"以  相似文献   
3.
江柳依 《学习导报》2012,(11):39-39
“哪怕只有0.001%的不合格,落到消费者头上就是百分百。我们须臾不敢掉以轻心”,“就是要坚持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给老百姓以信心。”5A14日召开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会议上,质检部门同志的这番话,体现了职能部门难能可贵的群众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围绕一个具体事件,常常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化意见.不仅一方根本不理会另一方的意见,即使中允的看法,往往也会"两头不讨好".这种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红即黑的思维方式,则是"极端主义". "极端主义"大多固守一隅而放弃全面、客观、公正的视角,习惯性地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一个层次看问题,又下意识地遮蔽了其他角度、方面和层次,狭隘是其主要特征.在"极端主义"者眼里,一说到"文凭腐败",似乎所有官员的在职文凭都是以权谋私的结果;一论证某人抄袭,所有寻常的细节、片语都被牵强附会成有力论据;说点本土实情为本土利益辩护的,则被指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当某个具体事情被上升到"爱国"层面讨论时,一方往往指责对方是崇洋媚外的"卖国贼",另一方则斥之为误国误民的"爱国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