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畅  费路 《学理论》2013,(32):302-3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法制观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枯燥无味,教师一言堂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应注重实践性教学,即分设专题与教学对象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我对戈尔巴乔夫的新政治思维和他提出的改革计划的实现,是持乐观态度的。他很重视科学家在改革中的作用,善于发动科学家的力量。这对改革成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过去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讲了很多政治与科学应该统一的道理,实际上往往把二者关系理解得很片面。如果今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决策的确能够建立在科学论断的基础上,不搞一言堂,社会主义就是大有希望的。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在进行改革,苏联也掀起了改革浪潮。我觉得苏联从事的事业和中国一样的。这对各自国家今后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但是,我们完全有权把意义估计得更大一些,即改革的成就,关系到今后社会主义的命运。你们两个大国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人民群众能不能亲身体会到改革带来的好处,物质生活是不是有所改善。中国的改革是先从农村开始,搞包产到户,农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善,农民热情很高,改革效果显著。在我看来,苏联在这个问题上困难较多,农业一直没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