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社会运动,正成为转型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近现代中国社会运动形成的遗产是什么?对今天的社会运动有什么影响?200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应美国著名中国问题学者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教授的邀请访问美国。双方就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农民起义、共产主义革命所形成的政治传统、以及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对话整理摘编成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和7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各种社会运动方兴未艾,风起云涌。社会运动理论也因此在西方流行起来。在美国,这个社会运动的大潮首先是民权运动——即非洲裔美国人争取投票权及其他公民权的运动;这一运动还包括了20世纪60年代早期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始,随后席卷美国的言论自由运动;还包括反对越南战争的反战运动——这项运动后来成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关于我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的诸多讨论中,究竟要不要突出“中国特色”的问题逐渐成为争论的热点之一。我认为,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必须突出“特色”。这既是由社会科学理论内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又是理论自身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是当前我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起步晚、差距大、任务重这一现实情况的要求。关于“特色”问题的争论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能不能在世纪之交为我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将决定着下个世纪我国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