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傅莹 《党员文摘》2018,(9):44-46
要解决中外认知的巨大落差,用更加系统完备的理论,更加直白和有说服力的话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相信中国。对西方世界来说,中国是一本新书。我接触过许多普通美国人,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后十分感叹,现实的中国与他们所读到的情况太不一样了。显然,在西方世界的信息库当中,关于中国的知识是欠缺和片面的。  相似文献   
2.
傅莹 《求是》2003,(19)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之际,全党、全国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我们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作为一名外交工作者,结合当前外交形势和任务,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一本世纪头20年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外交的中心任务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服务。当前,举国上下都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外交工作要紧紧跟上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国内建设营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国际环境,尤其是更加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重视公共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到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演讲,英国学生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他们关心“一个强大的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实力?”“中国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强国崛起,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观点在西方比较有代表性。一项民调显示,80%的欧洲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相似文献   
4.
亚洲形势和中国周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冷战后开始的新一轮国际关系调整不断深化。国际矛盾的焦点已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分歧,多数国家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影响全球稳定与发展的重大挑战。这促使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全面和深入。但在判断和应对挑战的方式问题上,各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转化应用,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许多国家和组织着手研究如何开展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安全治理和建立相关机制。中国也在构建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为代表的治理体系。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的跨国特性,其治理须考虑各国的共性需求,需要制定互通的道德规范和行业规则。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有效机制至少应包含:动态的更新能力、技术的源头治理、多角度的细节刻划、有效的归因机制、场景的合理划分等五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
7.
傅莹 《理论导报》2020,(4):40-42
正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更加敏锐、更加充分地把握时代变化赋予的机会和条件,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既有助于增强我们自身话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也有助于推动国际舆论更为真实、均衡地反映世界发展趋向。一个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扩大开放的中国,一个矢志让全体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外交工作布局中,周边外交居首位。这是因为,从政治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从经济上看,周边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从安全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因此,巩固睦邻友好,促进共同发展,一直是中国外交的优先课题。  相似文献   
9.
傅莹 《现代国际关系》2016,(4):1-10,48,63
中国与俄罗斯是近邻,双方关系经历了许多曲折,进入21世纪结为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陷入困境之际,中俄关系不断升温,美国和欧洲智库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中俄是否会走向结盟?本文分析了当前中俄关系的特质和优势,认为两国已经建立起比较高的政治互信,未来将保持全面合作的势头.同时中国吸取了对外结盟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强调没有把结盟和集团政治作为对外政策的选项.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思考     
傅莹 《党建》2010,(11):27-28
最近,我读了一些新出版的书,得到很多新的思考和收获。我觉得这些书值得向大家推荐,就选其中的几本,说说我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