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3—2008年是黄家定担任马华公会总会长时期。作为总会长,黄家定提出在维持族群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华裔在马来西亚地位的目标。为此,马华公会施行了教育、经济、党内改革、新村工作等领域的一系列新政,但施政效果不如人意,以致2008年大选失利。虽然远离政治,缺乏对华裔新社会运动的回应性是黄家定政纲的致命缺陷,但马华公会失政最本质的缘由还是在于马来西亚以巫统一党独大为核心的种族霸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1990年大选后,为回流华人选票,马来西亚政府开始利用国家统合主义相关机制强化对华人社会的控制。鉴于马华公会与华人社团的天然联系,此项任务落在了马华身上。马华借华人社团领导层更迭之机,对华团人事任命、内部运作、外部活动进行干预。从1995年到2004年,国家统合主义机制收效明显,它在拆解华人民间社会反政府力量的同时,也为马华带来议会选举的成功。但马华的行为缺乏合法性,以公民社会为核心的马来西亚华裔新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最终导致对华人社会的国家统合机制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华人在印尼大多从商。本文以印尼官方公布的数据和部分权威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印尼华人和华商资本数量进行推估,指出印尼华人约达1000万,华商资本达1638亿美元。自1980年印尼政府放宽华侨入籍条件后,绝大部分印尼华侨通过入籍成为印尼公民,而华侨经济也自然演变为华人经济,成为印尼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印尼华商资本仍面临诸多困境,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马华公会在2008年马来西亚大选中遭受的失利使其失去了华人族群的代表性。面对大选后的残局,马华公会本应积极自救,但却陷入了新一轮党争的困扰。本文以2008年大选马华公会遭遇的政治海啸为背景,论述海啸过后由前总会长引咎退出内阁引发的马华公会新一轮党争,分析党争对马华公会本身以及华人政治的诸多影响,认为党争的功利性是导致目前马华公会发展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互补性看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菲律宾经济存在竞争性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互补性,为两国经济合作的展开提供了基础。本文从中国与菲律宾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在探讨中国与菲律宾经济互补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菲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展望两国经济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