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小时候,对过年总是有一种期盼。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吃好东西,有时会有老家的亲戚来,带一些地瓜干、大枣、花生一类的特产。记得小时候母亲很少给我做新衣服,父母工资不高,双方家里都需要钱,总看见他们往家里寄钱,或是把父亲的旧衣服包好邮回老家。  相似文献   
2.
嬉戏少年时     
机场里有一所小学,三间房中学的一个校区,老师由部队有文化的家属担任。分一至五年级,学生都是部队的子弟。上初中后,要到三间房村里的中学去读书,村里的孩子管我们叫"机场的孩子"。我们来自四川、广东、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十几个省份。有的老师文化不高,也不专业,更像是个看孩子的,上世纪70年代初,学校受文革的冲击,上不了正规的课。上课时老师让同学们从家带一些小人儿书给同学们念,记得读过我买  相似文献   
3.
过年的记忆     
正小时候,对过年总是有一种期盼。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吃好东西,有时会有老家的亲戚来,带一些地瓜干、大枣、花生一类的特产。记得小时候母亲很少给我做新衣服,父母工资不高,双方家里都需要钱,总看见他们往家里寄钱,或是把父亲的旧衣服包好邮回老家。过年时,父亲所在部队的供应会多一些,部队的飞机会从内蒙拉回许多羊,分给各家,小时候  相似文献   
4.
正1981年5月23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接到了石家庄陆军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校学生;就是在那一天,开启了我的军旅之梦,奋斗之门。从天开始,我在部队的大熔炉中锤炼了25年,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钢铁部队中一员。1979年,也就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第二年,我在北京通县三间房中学参加重点中学考试,差2分没能考入重点中学,情绪很低落。开学临近,一起长大的发小们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学校,考  相似文献   
5.
正父亲是军人,我是1964年父亲任空军中尉时出生的。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他入伍15年,按部队规定可以把家属、孩子带到北京去生活。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后,有几件事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第一件就是教我学会了做饭。父母的工作非常紧张,又有了小妹妹,没有时间照顾我们,父亲便教我做一些家务,起初我不太愿意,也不愿意管妹妹,只想和小伙伴们  相似文献   
6.
1964年,我出生在天津市和平区的一个妇产医院里,当时母亲身边只有她的三妹,父亲在北京的空军部队里工作,由于工作繁畦,没能在她身旁陪护。后来,父亲给我取名燕津,“燕”代表北京,“津”代表天津,以此作为纪念。童年的记忆是朦朦胧胧的,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记忆,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太姥姥逝世。  相似文献   
7.
机场的孩子     
正我是在军队机场长大的孩子。1971年的冬天,我放学回家,见到了身穿军装的父亲。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到他。父亲把我抱在怀里看了好半天,问想不想他,学习怎么样?调皮不调皮?我和他有距离感,很陌生。爸爸给我吃苹果,还有一个大菠萝,那是我第一次吃这玩意儿,又酸又甜,直到现在我仍喜欢吃这种水果。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情怀     
正我父亲1956年入伍,1981年转业,从军25年;我是父亲转业那年上的军校,2006年转业,也从军25年。父退子进,两代人在军队合计服役了整整50年。1956年初,国家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当时,福建沿海还有战事,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参军,征兵工作很不顺利。父亲当时已经是预备党员,是村里的青年骨干,主动要求参了  相似文献   
9.
驰名燕冀的梅花拳大师尹墨池是我的太姥爷。我7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冀中平原上一个普通村落——深县北溪村,村的南面是一条早以干枯的河床,以此为界,河北的村叫北溪村,河面的叫南溪村。父母的祖先都是山西洪洞县一带人,明朝永乐年间,迁移至此,他们在这里出生、长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