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纵深发展,市场经济已促使各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一密切的联系是建立在目标统一以及兼有冲突与合作特征的职能分离基础之上的。日本核泄漏事件引出了突发事件背后隐藏的日本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官商勾结、监管失控等重大问题,对目前我国如何正确处理政企关系,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竞争及政府的调控作用,制定配套的法律来弥补监管漏洞等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110接处警检查工作是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的主要内容和对象,是由专项检查和日常接处警检查构成的具有突击性、独立性和高效性的飞行检查模式。日常接处警检查常以模拟警情、回访报警人、视频(对讲机)点名检查三种方式实现对基层派出所民警接处警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考核。Z省N市Y区110接处警检查工作依据2016年修订的《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设置了模拟警情、确定检查主体与被检主体以及检查评估反馈为一体的程序化检查,但在实操过程中仍然存在检查主体间缺乏沟通、被检主体疲于应对、检查结果缺少反馈等实体性问题。通过精细化工作规范、加强主体执法理念教育、促进主体方多向互动、引入第三方监督检查规范110接处警检查工作体系,进而实现执法质量考核监督的质效统一,提升公安机关依法履职能力和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制定是各参与主体对社会价值进行利益分配的博弈过程.在我国现行的政策环境下活跃着多元的政策制定主体,包括以国家机构、政党为主的官方政策制定者和以利益集团和公众为主的非官方政策参与者.但是,不同的主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不同.为了增强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就必须让各参与主体在有限理性的引导下,沟通和传递政策信息,以政策互动制度为保障,通过妥协折衷和策略互动达成政策共识.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配置角度看,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是政府知识、专家知识和公众知识共同作用及功能调和的产物。目前,多元决策主体的关系失衡导致了政府知识、专家知识和公众知识的地位不对等。不同知识类型暴露出来的缺陷不仅阻碍了政府决策知识的有效配置,而且使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理性实现失去保障。因此,通过对政府决策知识的优化配置,完善现有政府决策制度,真正实现政府决策知识"专家、政府、公众"三位一体的参与框架,成为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运动式执法活动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常态执法模式。由于行政违法行为的增加、行政管理资源的匮乏以及执法人员观念的错误等原因,运动式执法活动不仅给政府行政管理带来严重的阻碍,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法律的权威,违背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念。只有深刻剖析运动式执法的成因及弊端,使制度式执法成为依法行政的常态,并建立严格科学的社会管理和监督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才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