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较早地形成了以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煤炭、电力等为主要部门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奠定了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面对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合作发展的趋势,加强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尽快克服其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是当前亟需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一、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区域内各国、各地区都应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寻求开发和区位利益互补的条件。(一)黑龙江省的区位和地缘优势。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为45.6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六位,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它处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最北部,东北部与俄罗斯为界,  相似文献   
3.
关于推进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对策的探讨彭瑞玲,李文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推动着世界经济加速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在这种背景下,伴随着世界市场日益剧烈的竞争,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亚洲腾飞的核心,它...  相似文献   
4.
牡丹江市所辖地区,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可以直接连结“东北亚增长三角”的近海边疆区域,也是中国整个东北地区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边陲重地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及经济环境,使它在发展中既具有与全省乃至全东北地区共同的增长特征,又有其特殊的相对独立的区域特征。即面向东北亚的“内陆小区域经济”特征。因此在探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时,如果着眼于区域内、外的相关性、互补性,注意区位优势与制约性,从东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协调发展战略出发,立足于牡丹江区区位特征的典型的分析,从中可以探索到此类”内陆小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5.
韩国工业交通考察李文郢,刘锡洋中国东北区域发展合作研究考察团参加了在汉城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以后,顺访了韩国水源、蔚山、浦项、大田,考察了韩国的一些企业和交通设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韩国发展工业和交通的经验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产业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