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发表的猪新热病研究第一、二篇报道(见本刊1982年第4、5期)中,提出了小新菌这个名词,本文就考据所得(恕不详列原文),缕述管见。一项新事物的出现,见仁见智,各有千秋,是非曲直,有待长时间实践的检验。本文不期望有当机立断的论据,但事关本病的防制,不借闪电光,怎辨悬崖径。于是,依据四年来对小新菌钻研所得,以与其近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血吸虫病免疫机理,并为此病研制出一种有效的虫苗,首先应该获得在免疫宿主体内攻击尾蚴消耗的知识,Smithers(1982)在其血吸虫病免疫接种的综述中指出,直到如今,关于免疫动物体内攻击血吸虫感染的消耗的确实部位尚不知晓。虽然在免疫小鼠体内血吸虫消耗的两个阶段的证据已被Smithers和Gammage(1980)令人赞许地研究出来了,但他们认识到,用他们的技术只能回收到活的虫体,对虫体死亡部位确无直接证据。为此,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目平湖(西洞庭湖)地区是典型的人畜共患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湖沼地区。这类地区的特点是滨临大江湖,湖洲江滩冬陆夏水,钉螺孽生地面积广大,灭螺工作艰难。1979~1981年进行了以目平湖西岸的汉寿县酉港公社为主的该病动物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1981年年底提出了防制对策——联防围歼疫源。1982~1984年执行了这一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Taylor等(1976)的研究证明,用同种血吸虫辐照尾蚴或辐照童虫免疫接种绵羊,可使其对梅氏血吸虫(S.mat-theei)产生抵抗力。该作者等1979年用同种辐照童虫苗免疫接种绵羊,证明后者对牛血吸虫(S.bovis)也能产生抵抗力。Bick-le等(1979)应用同种和异种辐照致弱童虫免疫绵羊对抗梅氏血吸虫和牛血吸虫进一步作了试验观察。但直到1985年James等才首先应用冷冻辐照致弱童虫苗免疫接种绵羊预防牛血吸虫。关于绵羊日本血吸虫病方面,尚未见到有关免疫预防的报道。绵羊是日本血吸虫的易感动物之一。在我国人畜共患血吸虫病的传播方面,绵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为了应用日本血吸虫冷冻童虫苗进行家畜血吸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童虫疫苗、冷冻辐照致弱童虫苗和速冻致死童虫苗免疫雌性C_(57)BL/6小鼠,免疫后检测体液免疫应答动态变化。结果及相关分析表明抗膜抗体和依赖补体的抗体杀伤作用在抗血吸虫感染中起到一定作用,而抗可溶性抗原抗体和脾脏中B淋巴细胞百分数与保护力之间缺乏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日本血吸虫冷冻童虫苗于家畜的免疫程序的研究包括免疫次数、注射部位以及佐剂使用对免疫效果和现场应用的关系。为此,特在豚鼠进行试验。试验分9组进行,共用90只豚鼠。试验结果指出,冷冻辐照童虫苗可用来作皮内注射或肌肉注射。1次皮内注射加佐剂的减虫率达50.24%(P<0.001),仅略低于不冷冻的辐照童虫苗的减虫率(53.38%P<0.001),两者差异不显著。1次肌肉注射加佐剂的减虫率达40.62%(P<0.001)。但1次肌肉注射不加佐剂的减虫率亦达40.66%(P<0.001)。2次肌注的减虫率并不显著地高于1次肌注的。可见冷冻辐照童虫苗作皮内注射要加佐剂。作肌肉注射不必加佐剂,亦不必作2次免疫。  相似文献   
7.
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Advencement of Veterinary Para-sitology,简称WAAVP)是一个独立的国际学术组织,1963~1983年共召开了10次大会,该会到1983年第10届大会时共有会员406人。中国一直未参加历次大会。  相似文献   
8.
在较早研究中指出,辐照虫体存活到成虫期在引起抵抗方面有作用的可能性并未被排除。并指出在体内成熟或用高剂量丙种射线处理后阻止其成熟的血吸虫能引起基本上不同类型的抵抗力。Tromba氏认为致弱蠕虫幼虫所需的紫外光辐照剂量和波长的变化大有关系。我们决定将幼虫暴露于比我们较早工作中所用的限度更严的紫外光辐照光谱,这一研究证明:曼氏血吸虫尾蚴暴露给阻止成熟的紫外光辐照能引起的抵抗力的程度,可与X射线或丙种射线辐照的尾蚴引起的抵抗力相媲美。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血吸虫病地方性流行区内,耕牛常受感染。在中国曾发现有560000头耕牛受感染。而在某一地方性流行区(安徽省石马湖农场)曾以粪孵法查89头水牛,感染率为55.9%。由于耕牛在东方国家是经济上具有重要性的农畜,耕牛血吸虫病是急待防治控制的。再则,因为耕牛可作为人的日本血吸虫病的重要的贮蓄宿主,有效的控制牛血吸虫病,无疑  相似文献   
10.
多孔板是培养线虫幼虫的有效方法。Urban和Tromba(1982)应用这一技术,测定紫外光辐照猪蛔虫卵免疫接种仔猪组的周围血液淋巴球的幼虫引起的胚细胞样转变(Iarvae-induced blastogenesis),Rew等(1982)又应用多孔培养系统来测定抗蠕虫药物对猪蛔虫幼虫存活率以及第三期(L3)到第四期(LA)幼虫的发育的影响。本研究报道20种不同的培养液对猪蛔虫幼虫存活率和L4的产量和生长的影响。经多孔培养系统内的比较,认为胆固醇的效果作为猪蛔虫的生长促进补充物应予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