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牛黄是一种名贵药材,有清心、化痰、利胆、镇惊之功效,是牛黄安宫丸、牛黄散、犀黄丸等中成药的主要成分。牛黄为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所形成的结石。历来靠屠宰时偶然发现而获得,但机遇率很低。为了开辟天然牛黄药源,近年来各地相继开展了牛胆囊内培植牛黄的研究。主要方法是在牛胆囊内填置核心或注入药物,待胆固醇在核心上沉淀附着。此法不但生成速度慢(需一年左右)、数量少(平均10~20克),而且牛黄质量也  相似文献   
2.
家畜食道缺损或闭锁的修复,特别是颈段高位食道缺损的修复,迄今仍是比较复杂,手术难度较高的治疗问题。笔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肠段移植修复家畜食道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 (一)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天然牛黄(牛胆结石)的成因,笔者在采用牛回肠末段切除+胆囊造口置核术培植天然牛黄的实验研究中,对回肠末段切除后的牛胆汁进行成分分析。证实了牛回肠末段切除能够有效地阻断胆盐的肠-肝循环,显著改变胆盐与胆固醇含量比值,使胆汁成石指数增大。 材料来源 笔者在辽宁、内蒙古等地施行本地黄牛回肠末段切除+胆囊造口置核术22例,单纯胆囊造口置核术6例。从上述接受复合手术的22头受试牛中随机选取16头,从接受单纯手术的6例中随机选取4头,均于手术后分期进行胆囊穿刺抽取胆汁标本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在人培牛黄的基础理论及其外科技术的研究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为了缩短牛黄生产周期,提高牛黄产量,我们对牛胆囊胆汁的流体力学因素进行了测定分析,根据牛胆汁成黄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条件的改变和胆汁流体力学特征,设计了模拟胆囊,用以模拟牛胆内形成牛黄过程中一系列病理与物理变化,在牛体外生产牛黄。本法生产的牛黄经主要有效成分、基质结构以及红外光谱检测,均证明与天然牛黄完全相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 ①新鲜牛胆汁,沈阳市回族牛羊加工厂提供;②牛羊胆酸,沈阳生化制药厂提  相似文献   
5.
切口感染是外科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合理应用抗菌素防止切口发生感染,在兽医外科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回顾笔者在1969~1985年在营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经治的脑、胸、腹、乳腺、甲状腺等2100例手术资料,69例实验动物手术资料,以及1965~1969年,1985~1987年6年间318例家畜外科手术资料,对外科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菌素的合理选择,用药时机,给药途径与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EC1.15.1.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含铜、锌、锰和铁的金属酶。它催化超氧自由基O_2~-转变为O_2H_2和O_2的歧化反应,在防御生物体免受超氧自由基损伤,抗辐射,抗肿瘤及延缓机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u、Zn-SOD存在于需氧生物的细胞浆中,1969年McCord和Fri-dovich首次在牛红细胞中发现SOD以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建立了多种从动物血液中提取纯化SOD的方法。然而,实验室制备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比如热变性除血红蛋白,1~2升血液,  相似文献   
7.
测定SOD活性的化学方法较多,有肾上腺素自氧化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硝基四氮唑兰法及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其中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较稳定,重现性好,是国内检测SOD活性的主要方法。该法由袁勤生等在1983年提出,1986年由邹国林、桂兴芬等(1986)提出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325nm波长替代了420nm波长,以Tris—Hcl缓冲液替代了Tris-Hcl二甲胂酸钠缓冲液,使灵敏度提高了6.4倍。(简称邻苯三酚325nm常量法)。后由谢卫华等(1989)提出邻苯三酚325nm微量法,将反应体积缩小为4.5ml,邻苯三酚及Tris-Hcl的终浓度不变。徐秀兰(1988)则认为在邻苯三酚325nm常量法中加入EDTA,能消除铜离子对SOD的影响,以及邓碧玉(1991)提出用PBS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牛胆囊结石(牛黄)形态结构的观察时发现,牛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其断面呈年轮状层叠结构。这一特殊形态结构提示我们:在其形成中必定有一个自身旋转不断层迭的过程。从而,我们提出了胆囊胆汁流体力学的假说:结石核心在胆囊胆汁内不断旋转,将胆红素颗粒、胆固醇结晶及其他成分一层层附着其上,形成胆囊结石。而推动结石核心作旋转运动的作用力,来自胆囊胆汁的涡旋运动。为证实上述假说,我们对牛胆道原位压和胆囊胆汁涡旋运动进行了动态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缩短牛黄培植的生产周期,提高牛黄的产质量,本文探讨了在牛黄形成过程中硫酸化糖蛋白与β—葡萄糖醛酸酶的成石作用。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正常胆汁:取自40例屠宰的健康牛,经解剖证明无肝胆系统疾病。穿刺胆囊吸取胆汁。 2.天然生成胆红素牛黄的胆囊胆汁:取自5例屠宰时发现的天然生成牛黄的胆囊,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