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加入WTO直接把我国农业推向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 ,对我国农业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 ,重新认识了农业产业化这一命题 ,提出调整农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应对挑战的有效应对之策。文章还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增加其附加价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走农业规模化经营之路等若干方面阐述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工高度专业化和联系日趋紧密的现代经济格局下,区域经济活动有较强的外部性。不管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其结果都会导致经济活动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远离最优状态。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和资金外部性,本文分析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的内涵和产生根源,结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建设的外部性分析,针对外部性的不同类型,提出明晰产权以减少技术外部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减小资金外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论产业链延伸与统筹区域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区域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实现区域统筹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统筹区域发展客观要求探索新途径治理区域市场壁垒。  相似文献   
4.
龚勤林  邱萍 《探索》2011,(4):174-178
问题区域识别是甄别区域类型和实施精准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础。问题区域的定性识别已经有较多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在定量识别方面,研究成果则较为鲜见。为此,需要剖析问题区域的基本内涵与本质特征。探讨并构建一个问题区域识别的两步法指标体系:首先是构建起一个识别某区域是否为问题区域的指标体系,其次是构建一个识别该区域为哪一类具体问题区域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四川参与构建长江经济带,推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工作纷繁复杂,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而系统内各要素的配置合理与否,将决定系统功能的先进程度。只有抓准系统内的关键成功因素,才能带动系统并使其向系统结构优化和系统功能提高方向转化。简言之,四川...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中印能源共赢性发展及其互动机制建设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基础上,对这一机制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和评价,提出中印两国立足合作前景,着手国际多层面协调机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前瞻技术合作机制、市场联合竞价机制、能源安全通道共建机制等五个方面,推进形成和优化保障双方能源合作有效、长期、共赢发展的中印能源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产业链接通的经济动因与区际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区经济权益使区域具有将地区的断链接通成为相对完整产业链条的内在经济冲动,产业链接通又必然在地区之间引起新的地区经济权益冲突。因此,分析产业链的接通也就成为分析区际经济关系的不可或缺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