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67篇
工人农民   68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7篇
法律   1004篇
中国共产党   334篇
中国政治   926篇
政治理论   240篇
综合类   12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对农村干部这一职业群体社会认同程度在入职前后出现的由高到低转变,导致了其从选择进入农村干部群体到主动从乡镇村岗位中流出,在其中,自我认同、社会及组织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构自我认同和追逐自尊的过程中,择业青年选择进入农村干部队伍。但由于现代性社会风险的压力,青年在基于追求安全感的自我认同建构中呈现出高度的危机意识和带有焦虑色彩的上进意识,并在职业的稳定性中表现出来。同时,在社会比较、体制内的政策冲突和组织隐性规则下,农村青年干部遭受了群体外部积极性构建失败和群体内部合法性的持续瓦解。在目前,构建农村干部群体的社会意义系统应成为维持农村青年干部稳定性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按不同历史时期,探索研究了刑事技术学科的发展状况,揭示了刑事技术学科的历史形成过程,总结了现代刑事技术学科的发展状况,推测了未来刑事技术学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告知义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告知义务是国家赋予国家机关(含警察、检察官及法官)告知被追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相关的事实、理由及权利的义务,是国家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的关照、帮助被追诉人实现其权利的一项特别义务。设定国家机关的告知义务,有利于保障被追诉人充分行使其权利。不论是国际公约还是一些法治发达国家都有关于告知义务的明确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告知义务的规定相对简单,应参照并借鉴国际公约及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予以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阿育吠陀是印度传统医学的主要部分。它起源于印度圣者的静坐冥想;它的医学理念是保持人体内部的平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它的健康概念是人不仅能远离病痛疾苦,而且还要保持心灵与精神的幸福与充实;它的治疗方法包括:激发人体自身的自然治愈能力,独处和饮食调理,以及利用天然草药;阿育吠陀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被印度民间及广大民众所使用,而且在欧美国家越来越成为一种健康时尚。  相似文献   
5.
6.
唐永文 《桂海论丛》2002,18(5):30-32
中国已加入WTO ,企业迎来了一次更大的开放和竞争。企业领导者要想使自己所领导的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正确认识加入WTO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熟悉和学会运用WTO的有关规则 ,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 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的刑事实体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保安处分制度是现代西方刑法理论和刑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法修改以前 ,是否应该将该制度引入我国的刑事立法体系 ,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讨论。本文通过对台湾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制度和大陆法律中类似于保安处分制度的保安性措施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论证将保安处分制度引入我国大陆刑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最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提取、净化及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百草枯中毒的分析检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面对犯罪的浪潮公安机关必须向科学的管理要警力,向身边的群众要警力,向高科技手段要警力。警务制度改革是应对犯罪挑战的必由之路,社区警务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犯罪,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警察与民众的紧密合作。我为人民管治安是警务制度改革的中国化实践,好秩序只能来源于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合作。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力量之源在民众之中,集中民智才能用“无穷民力”提升“有限警力”。我国公安机关已经在治安信息发布、预防犯罪提示、“110信箱”开通、警察博客的初创等方面作出了探索,未来还要进一步运用先进理念和科技手段实现犯罪预防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慧 《法学论坛》2005,20(4):119-124
物权的变动模式作为物权法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对于未来物权立法能否选择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权变动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法规定的物权变动模式,虽非债权意思主义,但也绝不是学界通说的债权形式主义,而是一种特有的模式——物权意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