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其中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探索中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优秀成果中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使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同时也使“四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最终成为我国今后发展战略的取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环境温度变化条件下,人体静脉血ATP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志愿者48名,随机分为6组,肱静脉取静脉血,置于10℃、15℃、20℃、25℃、30℃和35℃下保存;每4h应用ATP检测仪对不同温度下的ATP含量进行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MATLAB软件进行差值函数分析拟合。结果各温度组ATP值随死亡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从取血即刻的1 573.683 E-13mol/L,降至6.00 E-13mol/L左右,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236h(10℃)、163h(15℃)、124h(20℃)、92h(25℃)、72h(30℃)和64h(35℃),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温度组下ATP含量变化与PMI关系的二元三次曲线方程(R2范围为0.976~0.990);进行差值拟合,得到10~35℃范围内ATP含量变化与PMI关系的三元四次曲面方程。结论在不同温度下,人体静脉血ATP降解与PMI关系符合三元四次方程分布,利用差值函数拟合的方法可在温度变化条件下进行死亡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非接触式电子检测装置的功能,分析了该检测装置的电路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并结合建筑工程现场使用情况证明了这种新型电子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工程设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美国企图在亚太地区构建的是一种结构性霸权,即美国自身在保持各领域、全方位优势的同时,通过适当提升盟友的力量、更多发挥盟友作用的间接方式来实现和巩固自己的霸权。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关键之一就是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对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构成挑战。关于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挑战,美国国内存在不同观点。冷战后美国对东亚地区主义的态度在经历了较为强硬的抵制和"仁慈的忽视"两个阶段后,大致正在逐渐从"逆我者亡"的武断做法向"参与塑造,为我所用"策略转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和奥巴马上台后,由于世界和地区环境的变化以及美国政策发生的某些积极转变,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多温度下死后心血pH值随时间变化的三维拟合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通过测量多温度条件下家兔右心血液pH值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可行性.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空气栓塞法处死后于10℃、15℃、20℃、25℃、30℃和35℃的不同死亡时间点采集右心血液;用PB-10型pH仪测量样本pH值;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MATLAB软件进行数学分析.结果 各温度组右心血液pH值变化与死亡时间呈高度相关(R2=0.974 ~0.982);获得拟合的曲面方程.结论 利用插值函数拟合pH值与死亡时间的曲面方程可进行温度变化条件下的死亡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当代中国法治化的历史新境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的发展必将对中国法治化进程产生全面、深刻、持久的影响。本文结合这一全球化趋势,深入研究分析了全球化的科学涵义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治化面临的种种挑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这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治化进程中需注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Sovereignty as Responsibility” or “Responsible Sovereignty” has emerged as a new issue in IR and sovereignty studies. On the one hand, its emergence stems from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sovereignty and its inherent legitimacy requir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a theoretical choice for dealing with current global issues and puzzles. In essence, “Sovereignty as Responsibility” is not a direct challenge or straightforward deviation from traditional sovereignty theories. During its transfer from Right to Responsibility, “Sovereignty as Responsibility” is actually a consequent product of sovereignty traditions (like Great-Power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developing term that enriches its meanings and contents in the process of concept building. Its connotation expands from the functions of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building” and even “care.” In general, studies of “Sovereignty as Responsibility” have gradually diverged into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Libertarianism and Communitarianism. As a new-born framework, “Sovereignty as Responsibility” has demonstrated several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structure, logic, standard, as well as content and levels. However, it also confronts some disputes in terms of theory and challenge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剩余电流探测器现场检测实践,分析了剩余电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