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法律   7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这是关于离婚原则界限的规定,它明确反映了婚姻以感情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这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重要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常国顺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婚姻基础是爱情吗?》(以下简称“常文”,见《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一文,对社会主义的婚姻基础问题作了大胆的探索,这对推动婚姻问题的研究,活跃学术气氛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曾经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实践,越来越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科学发现,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巨大飞跃;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使人们改造社会的能力上升到新的水平,进而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一层的  相似文献   
4.
收养是亲属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健全家庭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四化建设事业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收养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旧的立嗣制度早已废除。  相似文献   
5.
事实婚姻是我国现实存在的一种婚姻形式,在城乡都常有发生,特别是在农村占有相当大比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一部分农村中的事实婚姻约占40—60%,且仍有发展的趋势。对这种婚姻的性质应如何认识,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如何防治和减少这种婚姻的发生,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现实问题。一、婚姻的一般构成与事实婚姻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婚姻便成为法律上的概念。凡男女两性的结合,必须具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和贯彻执行,废除了旧的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砸烂了几千年套在广大妇女身上的沉重枷锁,确立并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这对解放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推动各项社会改革运动,起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林  相似文献   
7.
新婚姻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并对养子女的法律地位和养子女与养父母、生父母之间的法律关系,作了原则而明确的规定。这是对一九五○年婚姻法的一个发展,进一步健全了我国的收养制度,对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