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何冬明 《河北法学》2012,(5):105-111
专利壁垒有两点区别于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一是它不仅出现在跨国贸易的流通领域,而且存在于一国的产业领域;二是专利壁垒表面上是为阻止竞争产品进入专利保护地域,而实质上是为保护专利产品市场,拉动专利产品生产规模,使专利权尽可能实现价值增量,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因此,专利壁垒具有剥削性。通过创新型劳动的价值计算、创新型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形成、专利壁垒与剩余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对专利壁垒的剥削性加以剖析,提出专利壁垒的应对方略不仅要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着手,更应当从构建和谐共赢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大视角着眼。  相似文献   
2.
以TRIPs协议为核心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引发国际社会一系列重大矛盾冲突,如TRIPs协议妨碍了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TRIPs协议没有有效制止生物海盗行为,TRTPs协议损害了各国当地社会尤其是土著社会控制他们自己的基因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能力.TRIPs协议限制了获取专利药品的机会和能力并关涉到健康权的合理有效享有等.通过检视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嬗变,揭示发达国家种种极端利己主义行为及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从建立和谐世界的角度,借助博弈论透析构建共赢性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建立和谐世界的重大意义,论证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应遵循的"共同而有差别"的指导原则,从体制内修订规则和体制外造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共赢性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