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开征房地产税成为大势所趋。论文在居民房地产税缴纳能力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根据数据模拟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房地产税缴纳能力。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论文根据区域、住房类型、拥有套数、购房贷款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将家庭分成若干类别,对其缴纳房地产税的能力进行多维度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家庭缴纳房地产税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税制要素应该区别设计,尤其是有效税率。由基尼系数衡量的纳税能力差异超过了收入差距,表明设计房地产税要充分考虑家庭收入状况,并实施相应的社会政策以帮助弱势群体。这项研究的实证结果从纳税能力的角度揭示了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论文从政府的基本职能出发,围绕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就中央、省及省以下的财权、财力和事权、事责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我国30年的渐进式改革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调整”为主,主要是还原政府职能的本来面目。后一阶段主要是“理顺”,重点是根据我国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就中央和省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体系而言,通过实证分析,论文认为该体系在实施头几年的整体效应上初步达到了设计目标,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就其具体成效看,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有的问题出在转移支付的种类设计上,但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从对省、市、县各级官员的深入访谈中可以发现,政策制定的起始点应当下移,由下至上,以使政策符合各地实际。这是跟事权密切联系的:事权应该下放,而不是事责下推。从基层政府的总收入结构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思路和提法不尽严密,应当改进;此事涉及施政业绩和政府的责任诸多问题,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3.
作者题记 2012年1月,逢夏书章教授1982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倡导在国内建立、发展行政学研究30年,中山大学《公共行政评论》邀我就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未来30年的发展做一个粗略的勾画。借此机会,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国内的同行探讨。因为我身在国外,对国内很多情况不了解,甚至有误解,所以不敢贸然谈宏大的话题。以下的文字先谈我对公共管理的理解,然后就三个小题目引出学科发展,实际上是向国内的朋友们求教,对未来的看法是对国内学界的期许。偏居海外的一家之言,只为抛砖引玉,能引起思考足矣。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讲,政府间转移支付可以作为稳定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尤其自1994年以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然而,对于转移支付在财政收入稳定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无论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者均没有注意到。为此,本文利用1993-2005年中国7个省861个县(区)的财政面板数据,把偏离趋势值变动的比率作为因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Prais-Winsten模型或者Cochrane-Oreutt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支付对省、市、县(区)财政收入稳定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对省、市、县(区)财政收入有较大的拉动作用,而且当财政收入处于下降阶段时,转移支付的稳定效应更加明显。所以,有必要重新反思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标,将其稳定作用纳入政策制订目标和实施效果的考虑范围,并考虑把转移支付作为稳定地方财政的一种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5.
成就与问题:十年来县域管理体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县域纵向管理体制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选取1999-200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县域管理体制的相关文献,对县域管理体制问题的现有研究进行述评.本研究发现,县域管理体制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市管县的历史作用和运行弊端方面已经达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但现有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的学科视角单一,研究的规范性不足,研究的重复性高,对知识增进的贡献有限等等.  相似文献   
6.
颜昌武  侯一麟 《探索与争鸣》2022,(3):100-110+178
开征房地产税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房地产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并非只是补充地方税源不足的渠道,也不是抑制高房价的权宜之计,而是推动和促进我国更深层次改革的治理工具。房地产税承载着调整和完善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等关系的使命。房地产税作为地方辖区居民投入和受益的链接纽带,其征收和使用能够促使地方政府更负责、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服务,也有利于培育具有公共精神的现代公民。要使房地产税顺利开征,首先要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稳定宏观税负,最大限度地保障纳税人权益,最大限度地规范政府的权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