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宽恕是一个有着深刻宗教渊源的概念”,直到最近才开始出现了关于人际之间宽恕的心理学研究。宽恕和寻求宽恕的倾向会伴随人们的生命历程而逐渐发展成熟,宽恕与心理健康、心理治疗呈现正相关。当代心理学关于宽恕的研究越来越表现为对多种理论观点进行整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元认知的观点在临床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理论建构的特色是强调元认知对情绪状态的监控。这种理论的认知框架的核心是:个人对自己的情绪状态作出标签,它被看成个人对特定事件、关系或对象的一种本能反应方式,生理唤起与认知评价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着情绪。个人将其与目标状态相比较并通过实际行动让自己的情绪状态更加接近目标状况并加以监控。近年来,心理学家对精神分裂症和对不适当的过度愤怒研究的成功案例,证明了元认知模型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和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界定,参考自我效能理论在一些领域应用的量表构建,确立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通过对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编制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稿;经过对量表进行4稿修改、筛选、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形成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基本结构,即:2个分量表、9个因素、92个测题.经过统计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宽恕是一个动机结构;从社会实证角度讲,宽恕还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影响人际宽恕的重要变量主要包括:属于认知和情绪过程的因素,属于人际关系质量方面的因素,属于情境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我们把宽恕应用于各项临床实践的重要前提。宽恕对于改善由于冒犯而造成的人际关系损害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作用。宽恕从动力机制上讲可以防止进一步寻求复仇和促进亲社会化改变。许多社会心理因素对于宽恕都具有正面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薛艳  傅宏 《唯实》2015,(4):74-75
一、未成年人青春期危险行为的总体特征调查显示,比较突出的未成年人的危险行为,如自残、自杀(未遂)、逃学、离家出走等,总体上与青春期发育状况密切相关;相较而言,由中考、高考等所形成的升学压力,只引起了未成年人短暂的情绪焦虑问题,如失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青春期危险行为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更大,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以自残行为为例,小学五年级学生自残的比率不足1%,至初中三年级后,该比率超过5%,之后  相似文献   
6.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于认知-行为治疗的认识、术语使用以及实际操作上都还很混乱。本在对这一理论派别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借助对各种与环境相关的障碍和一般化障碍的讨论,以及对调整意识信念和潜意识记忆内容的讨论,简要地阐述了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新进展。本认为,指向意识可触及信念的治疗是与有关情绪和动机的认知理论相关的;而指向潜意识表达的治疗则与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中的有着实验研究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三大语系(汉语、藏语、巴利语)佛教皆源于印度佛教而各有分异,不但教义、教律、佛理上有差别,更重要的是形成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风貌迥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