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借助比较法的法理对中国和英国公司法中的股东争议解决机制进行研究,试图回答在何种程度上,英国公司法中的进路可以适应我们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在中国独特的土壤上,如何借鉴西方的经验,培育更加完善的股东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两个典型案例出发介绍了董事勤勉义务在国内司法实践中适用的标准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介绍英国与美国相关判例法的发展,辨析适用标准的主要区别,并解释其背后的成因。最后,为董事勤勉义务在中国环境下的适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天舒 《中国审判》2012,(11):100-101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与第一百四十九条对董事的诚信义务作出了规定。第一百四十九条列举了一系列的禁止性规定以规范董事的行为,阻却其在未披露状态下从事与公司利益冲突的商业活动。然而法律却未对董事在自我交易中应向董事会或股东会承担的披露义务作出详细的规定。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在本文中将介绍英国公司法中对董事自我交易中披露义务的相  相似文献   
4.
周天舒 《北方法学》2017,11(5):40-52
案例研究表明证监会对内幕交易信息传递人的责任追究存在着严重的选择性执法问题,对相似的案例适用不同标准。这种执法策略会引发执法行动的法律逻辑不周延、激励复杂内幕交易行为、对部分市场参与者产生负面影响、潜在的逆向选择等问题。引起证监会选择性执法的原因是《证券法》中内幕交易规则的逻辑含混未能给证监会提供清晰的技术路径与明确的监管目标,以及规制证监会权力行使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存在缺陷,司法机关对证监会权力的监督不足。  相似文献   
5.
周天舒 《法律适用》2012,(12):94-98
在现行《公司法》鼓励个人创设公司、降低注册资本的构架下,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色彩会进一步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当股东失去相互间的信任时,公司将很有可能在运营上陷入僵局。随着有限责任公司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英国公司法及美国特拉华州公司法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明确三个决定牟取公司机会禁止原则判断标准的主要因素,即法律理念、利益集团的游说及法庭的专业审判能力。但是我国并不适合采用特拉华州公司法的判断标准,英国公司法相对严格、保守的司法进路更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