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栗子在火中烤,时间不等人,因为会烤糊了,又不能直接用手拿,就要制造一个工具,比如说,铁夹子,大家停下来讨论一下铁夹子怎么做,也许栗子成灰了。所以,权力相对集中,先把工具做出来,才能取出栗子。我认为,现在也许是一个制造铁夹子的时间。因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承诺了经济改革,也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民主和法治国家。只是经济改革似乎很详细,放在很主要的位置。可以举出若干理由来说,现在更加应当民主地推进改革,但是,在一个民主没有得到训练的国度,想要一下子通过民主来推进改革,我认为不可能。我曾经在中央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2.
3.
"共识座谈会"由共识网策划、筹办,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某一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争论,以期达成"小范围共识"。本刊将挑选适合杂志的话题,与共识网合作,摘要刊登座谈会的文字整理稿。反腐为"治本"争取时间周志兴:这次"共识三人谈",每个人有几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展开讨论,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反腐能不能起到破局的作用"。李永忠:反腐能不能破局,为什么选择反  相似文献   
4.
印象北戴河     
如果不是在北戴河的最后一个早晨遇到了那位钓螃蟹的老者,我一定会带着对北戴河人不好的印象回北京。那天早晨要回北京,起床后,再到海边溜达一圈。儿子还小,对动物感兴趣,  相似文献   
5.
要说成为什么家,我最向往的是美食家。这是学名,小名是馋虫。这种愿望最强烈的时候,是到了深圳。这次在深圳,发现了这里有些酒店的一个新招:叫排队候位有折扣。深圳尽管酒店多,但因为还是有些店更出色些,因此每到饭口总会有排队候位的。这里还有个消费心理问题,越有人排队,从众跟上的人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一般是偷着乐的,大把银子流入  相似文献   
6.
周志兴 《法人》2007,(8):85-85
远在大洋彼岸的年轻人与中国青年有着相同的憧憬,选择的路径却常常有所不同某杂志最近刊登了23名青年百万富翁如何开创自己商业帝国的成功故事。这些富翁年龄都不超过40岁,没有一个来自商业世家,事业的起点也不高,其致富方式可大致归为三类。勤勤恳恳型虽然也有一些百万富翁的成功之路充满传奇色彩,但更多的还是靠勤劳的双手和多年的苦干。比利·斯达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3年,23岁的比利出于对冬季运动的热爱开了一个不足20平米的滑雪板小店,此后,  相似文献   
7.
过去30多年选择的改革路径,是适合中国的 周志兴:1980年代是比较独特的年代,“文革”刚结束,很多旧东西要改掉,新东西要建立起来,社会明显地处于转型期。现在看来,改革最初的1980年代是有共识的,而且那时共识好像更容易达成,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8.
信访为何变成了上访 周志兴:我原来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信访局在我们单位对面,同事中很多人的家属就是信访局的。看着好像很边缘的部门,没想到现在权力这么大一请马教授先谈谈信访设立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信访变成了上访?马怀德:信访制度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了,设计的初衷是党和政府听取老百姓意见、了解社情民意。信访确实也发挥了这个作用,总要有老百姓说话的地方,要有对政府提意见的场所或者渠道。但是,信访条例实施近20年来发生了一定的变异,由信访变成了上访,由一种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变成了解决矛盾纠纷的渠道,特别是解决涉诉涉法争议的一个渠道。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变化?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中国老百姓遇有冤情、遇有难事的时候还是相信上级,相信党和政府,尤其相信中央,有一种朴素的“青天意识”、清官意识,所以愿意把这些矛盾纠纷递交到最高层。由所谓的“青天大老爷”加以解决。尤其是涉及一些政策性问题时,可能当地法院或者有关部门很难解决,老百姓就更愿意通过上访解决问题。所以上访主要原因是公众有这种需求,有这种愿望,也有这种心理依赖。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年五月十七日,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邓小平同志说:“刘少奇同志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他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广大党员提出的党性锻炼的要求,自己都以身作则地实践了。”的确,刘少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一生,也是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修养的一生。他是那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他是那样热爱人民,热爱同志,他是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改造自己。他无愧于“品德高尚的共产党员”这个评价。在党号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学习刘少奇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由什么人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这是一个待考证的问题。根据现在收集到的材料,我认为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刘少奇曾几次谈及自己的入团问题。一九四○年他在新四军时,曾给国际友人罗生特写过一封信,介绍自己的经历,其中说,他“在一九二○年的冬天,即由湖南一位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