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完善民事诉讼检察立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现行立法对刑事检察的法律规定比较具体,较易操作,却缺乏对民事检察的细致规定,致使法检两院在如何行使民事检察权的问题上,认识不一,这不仅限制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死刑制度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死刑制度评介尹春丽在当今世界上,美国的死刑制度独树一帜,它不仅是少有的几个保留死刑的发达国家之一,①而且也是死刑制度最有特色的国家之一,其死刑制度的不统一性、对死刑态度的矛盾性和死刑执行方法的多样性,更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近年来,美国不顾西方一...  相似文献   
3.
审判委员会改革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这一组织,是我国审判制度的一大特色。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规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分为三个方面:总结审判经验;第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第三,讨论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审判委员会制度在保证各级法院的审判质量,实行审判民主,提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审判委员会及其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审判委员会在运作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审判委员会在总结法院的审判经验方面,做得并不多,没有提出多少能从政策法律上指导法院审判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执法道德环境与执法以法治国,关键在于执法。对于这一观点,人们或许会普遍予以认同。这一见解的本身,并非意在轻视立法、法律监督、法律宣传与教育,以及守法在法治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执法,是法治的动态性体现,是对生效的法律具体实施,实现法律的社会价值,贯彻法治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衡量一个现代国家的法治化水平高低,离不开立法完善与否等,但是,人们更为关心或看重的则是执法是否严格、准确或公正。换言之,执法的正义性事实与否,是衡量法治化水平的最为重要的参数。“徒法不足以自行”,简洁而又明了地概括了执…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是儒家的法律思想,它滋生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专制政治的土壤中,具有保守性和孤立性的特点。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海禁大开,西方的法律文化如潮水般输入中国。中国人在接触和了解西方法律思想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法律思想进行了检讨和反思。自从西方侵略者用炮火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性质已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巨变的社会现实,传统的法律思想很难再一统天下。开明的官僚、士绅们不仅睁眼看世界,而且积极要求“师夷变法”救亡图存。洋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