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公民宪法权利的实践是实施宪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方面,既关系公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2.
学习十五大报告繁荣法学推进依法治国廖克林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为灵魂,并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所作的报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五大第一次提...  相似文献   
3.
廖克林 《法学杂志》2001,22(5):32-32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一样都符合宪法规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关键是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4.
论法律实施     
论法律实施张庆福,廖克林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尚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关键问题是法律的实施问题,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其中思想认识问题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在社会转型中有一个亟待重视和发掘的宪法职能理论问题;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社会转型中,自然而必然的发挥了固有传统功能和社会转型中所兼具的“目的职能”与“实践职能”;宪法转型职能是一种明示与暗含在宪法原则中的某种精神,其特点是:职能的综合性,相关性,有序性,独立性,重合性,预见性。深入研究宪法在我国社会转型中的职能,对于促进和保障实现中国社会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组织的一种形象化说法,它象一架由杠杆、齿轮、引带、螺丝钉等零件组成的庞大机器一样,是由具有各种不同职能的国家机关为实现共同使命而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这架机器的协调运转直接实现国家职能,这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权力系统工程学说的运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架机器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国体的根本性质和内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法学杂志》一九八○年第二期发表了肖永清同志的《必须重视法学》(下称《肖文》)的文章,提出了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第三期又发表了刘升平同志的《谈谈法学的研究对象》(下称《刘文》)和谷安梁同志的《也谈法学的研究对象》(下称《谷文》),对法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开展了不同意见的争论和讨论。与此同时,《法学研究》一九八○年第五期发表的余先予、夏吉先同志的《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科学性》(下称《余文》)中也涉及到这个问题。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和认识。一对三种不同看法的三点认识从上述论文中可以看出,存在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法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包括国家与法”。理由主要是“法律与国家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法是从属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研究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