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刑事责任概念的空洞使其连接犯罪与法律后果的桥梁作用呈现虚置化状态,无法实现出罪之功能。程序出罪将有罪归于无罪,其实体法依据即为刑事责任的排除。刑事责任独立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责任阶层,其考察对象为情节综合体,应确立实质、动态、反向的刑事责任观。刑事责任出罪的理念基础在于预防刑对责任刑的调节和需罚性的丧失,具有坚守犯罪构成的“质”性判断、聚合实体要素并以责任分配和责任消弭模式考察归责分配的意义。应建构层次性的刑事责任出罪路径,以不起诉制度的类型优化和范围拓展重塑裁量出罪体系,完善司法解释出罪规范以实现特定情形的程序出罪,加强个案裁判的实质审查以畅通疑难案件出罪渠道,由此实现立法入罪与司法出罪的有机统一,助力实现中国式犯罪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开拓思路,动员和组合高校内的一切力量,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张印 《北方法学》2015,9(2):139-148
是否存在一个功利主义的密尔和另一个自由主义的密尔?传统学派和修正学派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来解释这个命题,即认识论立场的不同,才是密尔思想中张力的根源。在自由主义立场中,密尔坚持绝对真理不可知,因此,追求个体性与多样性成为了进步之源;但在功利主义立场中,密尔又坚持幸福的层级性,生活方式具有优劣之分,因此,人类应当追求高级的快乐和卓越的生活方式。应当从认识论的维度、政治制度的维度和社会历史的维度对这种张力进行解释。归根结底,是时代催生了这种张力。  相似文献   
4.
蒋娜  张印 《北方法学》2024,(3):112-127
轻罪时代程序出罪的优化端赖于裁量不起诉的效能激活。裁量不起诉的理论基础在于起诉便宜主义,具有提升诉讼效率、节约诉讼资源、实现教育矫正目的等独特优势,但同时蕴含着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风险。2014—2023年实证数据表明,裁量不起诉整体适用率和占不起诉比率呈现“双提升”态势,但仍未摆脱“圆柱体”起诉格局,且存在附条件不起诉适用悖论、裁量不起诉内部关系含混等困境,其成因在于教义学之孱弱和配套环境之制约。应从本体论、关系论和系统论三重维度重塑裁量不起诉体系。酌定不起诉应摆脱对实体法的形式依赖并引入需罚性判断,附条件不起诉应取消主体范围限制。应将实现法益恢复所需的考察方式和时限作为区分不起诉类型的依据,并引入合作共治理念和多元主体参与,实现裁量不起诉的环境优化和监督制约。由此,裁量不起诉的困境得以破解,对于实现中国式轻罪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要尽量在教育中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引导学生以宽广的世界性眼光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义;要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主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全面发展中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要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创新文化,激励学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社会认同作为重要的社会心理机制,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意义。本文从差序格局的范式出发,结合四个访谈,对社会认同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认为社会认同具有差序格局特性,是一种具有层次性的认同。高层次的社会认同将有利于低层次社会治理的开展,低层次的社会认同将对高层次的社会治理产生阻碍作用。在社会治理中应当整合协调社会认同,构建团体格局,加强信息公开与群际互动,激发民众更高层次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7.
高校领导干部与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开拓思路,动员和组合高校内的一切力量,完成这一历史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要尽量在教育中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引导学生以宽广的世界性眼光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义;要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主创新精神;要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全面发展中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要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创新文化,激励学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富有针对性,才能取得扎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富有针对性,才能取得扎实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