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严峻的现状①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应当坚持从严打击的方针。死刑作为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是遏制毒品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新《刑事诉讼法》及两高三部"两个证据规定"②明确"证据标准"和"死刑适用标准"的背景下,检察机关在办理毒品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时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并探索办理毒品犯罪死刑案件的应对策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办理毒品死刑案件要牢固树立人权意识2012年,"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刑事诉讼法》。随着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入和对死刑理性认识的深化,从严控制死刑适用的政策调整迹象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2.
财产刑执行一直是司法界无法破除的难题。财产刑执行与财产刑的配置、适用及配套机制等诸多制约因素休戚相关。考量现状、探究原因、完善配套。唯有此,将财产刑配置、适用、配套机制融入执行中,作为一个系统,才能寻求财产刑执行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3.
简易程序是实现刑事诉讼科学化和高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的修订符合法治建设进程对刑事诉讼的要求。目前应结合简易程序运行状况和司法工作实际情况,在刑事诉讼法视野下探索简易程序庭前准备机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对策,进一步发挥简易程序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育和挽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法律举措——相对不起诉,因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着诸如适用范围过窄,不起诉程序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相对不起诉的准确适用以及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适用相对不起诉的理论支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我国未成年人适用相对不起诉进行探讨,以期更好的发挥相对不起诉制度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的作用,从而挽救轻微罪错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5.
非法证据是否排除,将直接关涉到案件事实的认定结果,因此急需合理的操作机制加以解决。文章对审前非法证据排除证明程序的适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审前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程序。  相似文献   
6.
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的办理,是营造优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内容,关系到非公经济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和非公经济健康发展。针对办理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过程中所面临的线索发现难、案件定性难、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转变办案理念,通过建立公检法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拓宽涉非公经济主体控告申诉线索渠道,提升自身能力素质、邀请专家学者案件研讨等解决案件定性难问题,完善专题会商、联合培训以及案件质量评查等相关配套机制,为非公经济良好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正>一、基本案情2021年10月,犯罪嫌疑人陈某因涉嫌受贿罪被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在留置调查期间,陈某为减轻罪责,检举揭发了另一国家工作人员张某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收受他人财物5万元的违法违纪事实。同年12月,经监察机关查证,陈某检举揭发的事实情况属实,张某的受贿数额已经达到了罪量标准。但是,考虑到被检举人张某犯罪情节轻微,监察机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第40条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5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规定[1],仅予以其党纪政务处分,而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