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美警察教育培训体系截然不同。美国的警察教育培训有以下特点:一是警察教育实行“分而自治的独立体制;二是贴近实战的教育训练模式;三是完善的在职教育培训制度;四是重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我国国情认真细致地开展我国公安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创新,真正摆脱旧的教学培训模式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而达到我国公安教育培训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2.
警务实战欺诱战术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课题,说它古老是因为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谋略欺诱思想源远流长,在“猫捉老鼠”的舞台上频频上演一出出令人赞绝的“好戏”。说它崭新则体现在伴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执法环境的变化,欺诱手段不断发展更新,焕发出带有时代特色的青春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社区警务出现于西方。在当今学术界社区警务依然是研究的重点。社区警务是一种新的预防犯罪的理念,它立足于社区,把警务工作的内容从打击犯罪转移到了预防犯罪。随着社区警务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对它进行社会学分析,以此来规范对社区警务的学术研究。社区警务是有组织的社会行动,是由各方社会角色扮演的社会互动过程,其本质是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4.
张弘毅 《法学》2024,(2):118-133
若债务人迟延以催告为要件,则仍有必要区分不同的违约形态,催告要件因而具有违约责任体系建构的意义。《民法典》第511条第4项在文义上存在“自动到期+无需催告”“催告到期”“自动到期+催告迟延”等多种解释可能。认为不采催告要件可以督促债务人主动履行、遏制“支付道德恶化”现象的新近有力观点有违《民法典》第511条第4项的立法原意;此外,舍弃催告要件意义微弱,“支付道德恶化”现象的成因在于公共机构和大型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需要通过转变损害填平思维、加大制裁力度、降低程序成本等手段解决。坚持催告要件具有两重实质正当性:其一,如无特别情事,当事人未约定履行期时,大多期待由债权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情况嗣后指定履行期,催告到期规则构成当事人的应有合意;其二,当个案情事表明当事人期待从速履行时,催告要件能够缓和债务人迟延法的制裁性后果,更加符合比例原则。对催告与债务到期的关系也应针对上述两种情形分别讨论。  相似文献   
5.
容易"概念错置",是在现代语境中研究传统中国法的先天障碍。日本学者寺田浩明以西方法为标准,提出"非规则型法"概念以重新认识传统中国法。本文对此新概念进行评述,并思考如何在现代语境中用传统中国法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美警察教育培训体系截然不同.美国的警察教育培训有以下特点:一是警察教育实行"分而自治的独立体制;二是贴近实战的教育训练模式;三是完善的在职教育培训制度;四是重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我国国情认真细致地开展我国公安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创新,真正摆脱旧的教学培训模式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而达到我国公安教育培训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7.
试论习俗对社会治安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俗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就习俗对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的影响而言,其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且彼此难以剥离。对待习俗指导的实践活动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对其采取放任态度的基础上,严肃对待与之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近年出台的农育权制度和法制史上的永佃权一脉相承。传统的永佃惯例实践已久,在民国时期法典化为永佃权,如今在台湾地区被农育权取代。本文探究这一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成因,尤为关注主佃双方法律地位的变化,期待有助于对农育权的进一步理解和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