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董事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华 《唯实》2001,(12):27-29
一、什么是独立董事目前 ,国内外无论理论界还是实业界对独立董事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如美国证券交易所最早认定独立董事的范围很宽 ,除公司高层经营者、职工和其他附属人员之外 ,其他都是独立董事。后来伦敦证券交易所移植了这种概括性定义法 ,认为独立于公司经营者对其行使独立判断 ,没有实质性影响的任何商业关系或其他关系即可视作独立董事。法国 1995年和 1999年《维也纳特报告》同样采用了概括性界定法。国内理论界对独立董事的引述中往往将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概念一并使用 ,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 2 0 0 1年 5月 31日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培植、熏染了一代代文人志士,成就了礼仪之邦的美誉,造就了东方文明。但是传统文化乃至当代中国文化的异化却不能忽视和漠视,文化塑造了人的奴性、惰性,人与文化不能相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新定位。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人们相处融洽、社会结构合理、稳定和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推进社会公平与公正,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南京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矿产性资源占有量全国最少、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资源与环境已成为制约南京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南京实现“两个率先”所面临的最大困境,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南京要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和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紧约束”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各级政府是宏观调控与协调的主体,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张莉华 《理论视野》2007,93(11):43-45
在市场意识和成本意识逐步强化的今天,政府成本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问题关系党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改革事业能否健康发展。过高的政府成本会使社会不堪重负。要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树立政府形象,促进廉政建设,必须严格控制政府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理性区别社会应然法与国家制定法,通过不同于剥削阶级的人权自由观指导着中国当代立法向公平正义迈进,通过劳动异化观为我们进行反腐倡廉、从严治官提供理论支撑,其公开昭示的利益观则明确了社会习惯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一群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访谈,了解到"留守经历"在其成长生活中的一系列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分析,提出我们目前在研究"留守儿童"问题上可以参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论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建设生态城市己作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聚焦的一个热点。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同时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