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语言类型与文字类型的制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自源文字与借源文字两方面探讨语言类型与文字类型的制约关系。论证了语言类型对自源文字发展导向的刚性限制和语言类型对借源文字因袭改制的弹性限制的原理。揭示了以单音节语素为主的汉语,使汉字声符先天缺失促成字母化的语言条件的事实。提出了文字发展的多元论、借用质变论及语言类型对文字类型的制约观将取代文字发展进化论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2.
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建构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的汉语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和语言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之所以难以出现重大突破,其表层原因在于尚未对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展开深入研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没有对元语言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创造性探索,从语言学立场出发探索元语言,势必形成逻辑学元语言和语言学元语言的分野。语言学的元语言是对象语的解释性符号系统,与之相对的对象语可以是语言系统,也可以是同一系统的部分语符,依据所处语言层面和应用功能,存在词汇元语言,释义元语言和语义元语言三种系统,以之为基础可进一步研究信息处理元语言和认知元语言,元语言系统研究就是“语言基因图谱分析工程”,只有完成了这一工程才能建立语义结构网络,“自然语言能力模拟工程”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1.语言起源的研究对象不是人类符号系统的起源 ,而是现代人语言的起源。 2 .化石解剖学的研究表明 ,人类有声分节语言的成熟有赖于咽腔成熟。 3.依据分子遗传学的夏娃理论 ,现代人祖先和现代人语言都具有单一起源性。 4.人类思维交际符号的演变表现为从原始体态语、原始手势语、胚胎语到现代语的连续统过程。5 .现代语言造就了现代人类和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4.
论汉语的原初音节证音法与反切法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若法、譬况法与直音法是华夏汉人的原初音节证音法。古人的押韵、皆声、二合音不是对音节的音段式或音素式分析。汉末译经底本是梵文和亻去卢文本,与吐火罗语文无关。受梵文胡书音理的启迪,在早期佛经汉译的过程中由来华梵僧与其汉人助手发明反切法。反切二分是汉语音节整体性感知到分析性研究的转折,为汉语音韵学研究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5.
与语言的起源讨论和语言的发展研究有所不同,语言的发生学研究探讨语言种系的发生与语言要素的发生。语言种系的发生学研究讨论语种的历时分化发生、共时聚合发生及混合发生。语言要素的发生学研究讨论语音的发生、语词的发生和词类范畴、语法范畴及句法结构的发生。国内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语言发生学研究的系统综述,本文旨在为语言的发生学研究构设一个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揭示了汉人对汉语语音自然感知的音节性、随机性、乐感性、应用性、比况性。从语音的自然感知到分析理解、系统把握,从口用语音描绘到历史音韵考据构拟,对汉语音韵研究进行了历史考察。并就汉语音韵学的性质和研究范围、中国古音学与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之异同、材料的模糊状态与框架的日趋精密、结论的或然性质与治学的拘执态度、学科的开放性与研究的封闭性诸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为传统文献音韵学的上古声纽研究之总结─—古音十九纽,在近年来公开发表的资料基础之上,有可能恰当地评价其由来与演变。七十年代以来,李方桂、黄典诚、郭锡良的研究,又从结构分布、方言实例、音系投射三方面分别证明了十九纽的基本性、实在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