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雯静 《法治研究》2013,(11):116-123
在不作为医疗过失案件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十分困难。倘若患者罹患的是本身治愈率较低的疾病,在诊疗过程中又遭遇到医生的过失(不作为),最终导致了死亡或遗留下重大后遗症的严重后果,仅仅因为不能证明医生不作为与患者死亡或留下后遗症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否定对患者的一切救济显失法律公平。日本最高裁判所针对此种情况,在平成12年判决中首次创设了"相当程度的可能性"侵害这一概念,在一定限度内对给"生存可能性"这样的法益所造成的侵害提供救济,随后又通过三个相关判例对该理论进行了拓展。关于"相当程度的可能性"究竟是一种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还是因果关系证明的缓和在日本实务界与理论界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
李雯静 《时代法学》2014,(4):94-103
在医学界,血液被称为"生命的源泉"。然而,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和血液制品使用的大量增加,患者感染梅毒、肝炎、甚至艾滋病的案例已屡见不鲜。而上世纪末,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曾遭遇过同样的"血液之殇",日本司法实践在处理诸如"东大梅毒事件"、"药害肝炎事件"、"药害艾滋事件"上的成功经验会带给我国怎样的启示,以下将对日本法上血液的法律属性、医疗过失的判断标准、因果关系的证明以及医药产品责任主体的责任分配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从法解释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司法现状,探讨日本法对我国在法律解释适用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是二十世纪西方法学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国内法学学者和经济学学者都对其做过一定程度的研究,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和富有创造性的鸿篇巨著并不多见,本文拟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揭示我国法律经济学研究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讨在我国法学研究和法学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提高法律经济学研究水平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希望能引起读者的一些共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