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法理学和社会学的传统分工中,法理学关注规范,而社会学则关注事实。法学家的任务是阐释并适用规范,而社会学家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法律的存在语境,即法律的社会条件和后果上。但是,这种传统的观念即使是在汉斯·凯尔森对法律做出最为精准的阐述时就已经过时了。“社会动力学”的进路和利益法理学已经把法律的适用与那些在型塑规范的时候并未考虑但是在法律文本形成后必须加以确定的事实联系了起来。实用主义曾宣称所有法律的实际适用都必须考虑法律的不同构造将如何影响法律的产出;这种构造不仅关系到对法律系统中未来的决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关系到在社会实在中对实际后果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杜健荣 《河北法学》2007,25(10):6-10
对现代法治的核心理念及其不可实现性的剖析是《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一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昂格尔从一种新的视角出发阐释了法治产生的原因,指出了自由主义社会中法治的内在矛盾,以及在后自由主义社会福利国家和合作主义给法治带来的根本性挑战.这一对现代法治的深刻反思虽然被认为夸大了法治自身所存在的和面临的问题,但是对我们深入地理解法治、有效地进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虽然社会公众和司法机关都对司法回应道德的水准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诸多“难办案件”中司法却面临着理想与现实难以统一的困境.司法道德困境的产生,不仅源于司法能力不足和公众法律意识不高,更因为在制度和社会结构层面上受到多种深层因素的影响.为此,有必要从司法机关的活动方式、司法与立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司法在整体社会结构中的定位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实现司法对公众道德观念的有效回应.  相似文献   
4.
杜健荣 《政法论丛》2007,18(6):13-16
程序正义是现代社会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存在两种进路规范性的和描述性的.规范性程序正义理论是我国程序正义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这种研究进路虽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同时也存在难以回答的问题.而法社会学对于程序正义的描述性研究有助于克服这些问题,并可以加深我们对程序正义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以自然法学和法律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理论模式走向衰落之后,卢曼与哈贝马斯从不同立场出发对法律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建构,并围绕该问题展开了长期的争论。这一争论不仅是双方各自的观点之争,更是两种立场与思维方式在共同的现代性语境中的碰撞与交流,由此形成的共识代表了一种对现代社会基本状况的普遍性判断,而凸显出的差异则标示出了面对该问题时具有代表性的路径选择。透过对这一争论的解读,使我们有可能在宏观上对法律合法性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走向获得基本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是中西方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却是远不够深入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套关于现代社会中法律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此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解释,他把系统/环境的区分应用于法律与社会关系的分析,不仅明确了法律作为现代社会之独立功能系统的位置,也阐发了法律与其他社会功能系统之间复杂的互动机制。这一洞见揭示了法律与社会之间共同演化的关系,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