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基于2D-3D人脸图像叠加比较的个体识别方法在汉族个体中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10位汉族个体的2D视频监控图像(包括正面、左侧面及右侧面图像)及高精度3D人脸模型,通过Autodesk 3ds Max 2018软件对3D人脸模型进行透视匹配处理以叠加至2D人脸图像上,并计算叠加后2D-3D人脸图像中11组对应特征点-点间距离的均值,将来自同一个体的2D-3D人脸图像叠加比较定义为匹配组,将来自不同个体的2D-3D人脸图像叠加比较定义为不匹配组。结果 整体而言,不论正面、左侧面或右侧面,匹配组与不匹配组间对应特征点-点间距离均值范围均不重叠(P <0.05)。结论 不重叠的均值范围初步表明本文所述的基于2D-3D人脸图像叠加比较的个体识别方法在汉族个体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日07:00许,在某厂区仓库办公室内发现左某(男,53岁)的尸体。1.2现场勘验现场仓库位于厂区内东南角位置,仓库卷帘门呈关闭状,仓库的东北角为办公室。办公室门朝西边开,勘验时门已被拆卸(发现时门被死者的脚抵住,后由消防员拆卸),在办公室进门西侧地面发现该扇已被拆卸的木门,木门内侧门板上见有大量喷溅状血迹。尸体位于办公室进门地面上,呈左侧卧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磷化氢中毒者体内总磷化氢的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归纳该类中毒案件的特征。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16起磷化氢中毒案件中29例中毒者生物样品中的磷化氢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29例中毒者中有5例为口服磷化铝中毒,24例为吸入磷化氢气体中毒。23例中毒者的体内检材中检出磷化氢代谢物,血液中总磷化氢质量浓度为0.5~34.0μg/mL,磷化氢中毒死者肝组织中总磷化氢质量分数最高达71.0μg/g。另有6例生还的中毒者血液中未检出磷化氢,可能与其磷化氢暴露量较小、血液采样不及时有关。结论 口服磷化铝致死者血液和组织中总磷化氢浓度较高,吸入磷化氢中毒死亡案件呈现磷化氢气体暴露时间长、多次暴露、年龄易感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1案例 1.1案情摘要 某女,42岁。2010年11月2日8时许与他人争吵并互相撕扯头发后出现意识不清。以“突发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查体:意识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侧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灵敏。口角左偏.有面瘫表现,左肢活动尚可,右侧肢体偏瘫,肌力Ⅱ级。  相似文献   
5.
在性侵案件中,精阴混合斑检材是常见且具有重要证据价值的物证,如何从中分离出嫌疑人精子细胞并检出其STR分型,是破案的关键,更是法医DNA实验室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实验室主流应用的差异裂解法以及基于此原理的改良方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微流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混合斑中精子细胞的分离带来了新思路,基于不同原理并不断演进的微流控芯片被研制出来以尝试解决此难题。本文从研究和应用进展角度对机械操控法、流体动力和捏流分选融合法、声波差异提取法、介电泳法、SLeX糖芯片法等5种用于精阴混合斑分离的不同类型微流控芯片进行了概述与简要比较。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推出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效果稳定等优点,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级法医DNA实验室进行案件混合斑分离的芯片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6.
个体识别是法庭科学实践的研究热点之一,通常依据具有个体唯一性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DNA等)比对结果进行判别。随着视频图像侦查相关案件数量的剧增,基于宏观比对面部表观生物特征进行个体识别的技术需求日益增长。目前,由于计算机3D建模及3D叠加比对技术的引入,基于宏观比对面部表观生物特征的个体识别方法取得了可观进展。本文综述了基于宏观比对面部表观生物特征进行个体识别的不同方法,对其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