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商品房市场存在且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避免或大幅度降低的种种风险和问题,2001年4月开始,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利用一个适当的契机,进行了一次无任何前车可鉴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全面实践。虽然到目前还没有结束,但我们还是觉得从中受益匪浅。“插足”前心态:一个帐房先生而已《厦门市城市房屋管理条例》为我市公证机构带来了稳定的业务来源,成为全市公证机构赖以良性发展的主要支撑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房地产公证在“热”了一段时期后,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重复买卖、售后抵押、重复抵押等损害购房人利益以及银行等债权…  相似文献   
2.
论公证权的监督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的思想家阿克顿勋爵就提出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至理名言。这一有关权力的定律似乎已经内在地包含了“公证权也会导致腐败。因而公证权也应受到监督”的论断。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权力,公证权的腐败和滥用一方面会导致公证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利受损,另一方面则会摧毁公证制度赖以存在的社会信用基础,导致公证行业自身的毁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普遍出现的房改房买卖纠纷有其深层次的政策背景。199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后,单位先与职工签订标准价合同,出售已分配给职工使用的自管公房,单位和职工各占有部分产权。有些单位为留住职工,与职工签订《售房补充协议》.就买方享有或丧失所购房产的权利作特别约定,一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公共秩序的概念 公共秩序或公共政策是各国国际私法所普遍承认的一个法律概念,成为拒绝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以及拒绝适用外国法的传统抗辩理由。国际商事仲裁的普遍推广,使公共秩序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重要意义日益明显。其涉及到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仲裁程序的合法性及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商事财产的继承已经成为公证机构的现实课题,并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成为公证人的案头工作。即便是主张“民商合一”的观点,也承认商事财产与民事财产在权利属性、权利表征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而商事主体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又导致商事财产在种类和形态上复杂多样,因此,处置商事财产的继承,固然要遵循《继承法》及一般民事财产继承的一般规则,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的继承标的物适用其特别法及商事财产传承特有的规则。  相似文献   
6.
法律程序是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是对法律行为的抑止。^①同样,公证程序是针对公证法律行为而作出的要求。公证程序规则是公证参与者进行公证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7.
公证审查程序的证据规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完善我国公证审查程序中的证据规则.不仅是公证制度发展完善的客观要求。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公证制度衔接民事诉讼制度。具体来说,构建我国公证审查程序证据规则应首先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证明标准。证明标准指的是对特定公证事项承担证明责任的人对该事项的证明应该达到的程度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监管协议。我们与开发商之间的资金监管协议实际上不仅资金监管一项内容。该协议的上半部分(几乎占了协议书内容的一半),是公证处向开发商提供法律服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公证处提供部分法律服务项目供开发商选择。这些内容包括:对项目总体之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核、调查,并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公开地或个别地接受购房者或其他有关人土就该类内容所提出的咨询;必要时,居中参与开发商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与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对公证机构、公证员、公证程序、公证效力和公证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而为我国的公证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对于充分发挥公证的预防纠纷、维护诚信、促进社会和谐功能,推动我国公证制度与国际接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房屋登记办法》等对不动产登记中,应由当事人共同申请登记还是单方申请登记的情况进行了区分,但由于对立法文字之下的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体系缺乏系统化的认知,导致无论是公证机构还是登记机关,在实践中时常滥用"共同申请"之规范,给当事人造成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