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德理 《新东方》2014,(2):77-79
<正>2013年即将过去的时候,读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张朔人厚重大著《明代海南文化研究》,前看后看,深感其分量。取其《结语》部分中的"文化自信"一语,谈一点学习体会。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价值与文化力量。中国文化经典《易经》中解析的文化是这样的:贲卦,山火贲。"贲"含有白色,以及日光的意思,引申义即是"光明",还有"大"的意思,合起来就  相似文献   
2.
沈德理 《新东方》2013,(2):31-35
中国现阶段已获经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封闭型社会向日益开放多元的公民社会转型,等等。很显然,这是从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的角度提出的,循此逻辑,这里增加两条:一、从陆地区域发展向陆海统筹发展转型,二、从发展速度向发展质量和发展安全转型。从后两种角度,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建设三沙市,继续完成好后续任务,为中国的和平发展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建设与运作中必须重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会涉及到各种复杂的经济、政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必须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性中,确立其行政改革目标选择的主动性,重构官民关系,重塑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4.
从历来人们对债的解释看,债只是债权债务关系的总称。实际上,它既已作为法律上的概念而存在,则应理解为它不仅包括债权和债务,还应该包括不履行债务所产生的民事责任。债的概念自罗马法以来,在一般情况下是作为法律概念来使用的,但由于概念的衍生,在某些情况下它亦作为非法律意义上的概念为人们所使用。这两种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从债务方面言之,即债务人如果不履行债务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后者则不具有上述属性。《法学阶梯》为债下的定义是:“债者,依国法而应负担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一定的区域,非均衡既是一种历史性条件,又是一种现在进行时态;权力内核向地方下放权力和发挥地方自主性,其取向是加速实现追赶型现代化;由于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有可能使地方自主性的功能受到扭曲;二十余年来中国克服传统社会主义体制危机的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以及手段的成功"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应该继续从体制上理顺中央对地方放权和收权的关系,进一步打破传统的利益格局,实现科学的权力规范.  相似文献   
6.
我们今天的法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制,与剥削阶级历史类型的法制相比较,它是法律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与社会主义未来阶段相比较,它还处在起始型的发展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准的逐步提高,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使法制本身也成为民主政治的体现。本文即以行政诉讼为例略加窥探。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走在发展"三个文明"的前列,是对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的特殊要求,是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干部建功立业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领导干部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恒定、永久的任务和使命,而在现阶段,与时俱进地加强实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全面创新,执政方式创新,决策机制创新,领导方式创新,以及司法机制、干部人事制度与社会综合治理等等创新,其关键在于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因而,必须改革与完善执政党的领导,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9.
苏联、东欧与中国曾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取向不同,决定了社会结果的南辕北辙。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沈德理 《新东方》2014,(4):69-72
<正>一、新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记得多年以前有老师谈到历史研究的时候,曾经提到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创新可以使研究发生别开生面的作用,如从历史编年法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的重要年份人物活动叙事法,再到孙飞力的《叫魂》的典型故事叙事法,先后成为研究方法的重大创新。前者陈述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的格局,后者深入到历史发展背后的细节,将活鲜鲜的社会史、人的活动史显影出来,丰富了历史动因资料,开拓了新的学术视野。可见,新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于有关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