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古往今来,审理案件都要以“公正、客观”为主题,要在纷繁复杂的案件线索中寻找蛛丝马迹。公正执法,才能不冤屈好人,不放跑坏人。清,魏息园《不用刑审判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例秉公执法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秋风  洪志 《当代审判》2003,(3):54-54
这是清代袁牧《续新齐谐》里记载的一个真实案例。案情虽不复杂,但当时朝廷的判决,却令不了解古代法律的今人瞠目。笔者以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结局充分反映了封建时代法律刑罚制度上“株连”的恐怖和极度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秋风  洪志 《当代审判》2003,(6):54-55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当时.大隋王朝建立伊始,刚刚结束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和战乱状态。天下一统,百废待兴,所以,隋文帝力主施行严刑峻法,目的是整肃吏洁、强化治安和发展经济。但他矫枉过正,在处理某些案件时,时常置隋朝的法律而不顾,公凭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而随意定罪量刑,故而,也出现了不少冤假错案,给当事人的心灵和肉体都造成了很大伤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