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以世界罕见的增长速度,从落后封闭、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极具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奇迹”。许多学者企图阐释这一奇迹背后的动力机制,他们提出的理论假说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要素,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然而,这些理论之间少有交集,至今仍然缺少一个公认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青年就业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并由此在世界各地产生不同于传统的青年群体亚文化和行为模式。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是构成青年就业的两大主力。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各大城市近年来都新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出现了不同的看法。论文在批判性地回顾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的经验资料,认为大学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大都市中的在职贫穷问题,并建议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制定干预政策。  相似文献   
3.
论文以公共选择理论为框架,文讨论了罗马尼亚公共行政中的官僚选拔。全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包括:关于官僚制的韦伯式路径、公共选择理论关于官僚制论述的回顾、制度变迁和公共官僚选拔的理论构建和关于方法论的总结。第二部分是应用部分,作者对1990至2009年期间的公务员体系立法进行了深度考察,改良了里德和库尔特(ReidKurth,1988;1989)的组织变迁理论,并将改进后的理论应用于罗马尼亚的案例。这个新理论预测,罗马尼亚政治家在加入欧盟时将低效率地维持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公务员体系,因此人们应该在2007年1月之前观察到一个去政治化(de-politicization)的公共官僚选拔系统,以及随之而来在2007年1月之后的再政治化(re-politicization)。论文的文献研究确认了这个预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