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005年9月的一个早晨,大连市甘井子区域建局门前锣鼓声阵阵,欢笑声鼎沸,一片喜庆和谐的景象。椒金山街道矿北社区的老百姓自发来到这里,给城建局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锦旗上赫然写着“为民解忧,爱洒社区”8个大字。带头的居委会书记陈玉满意地说:“城建局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修建了矿北社区到椒房街的便民路,解决了周围居民三十几年的行路难问题,大家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天特来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
死亡方式对大鼠DNA降解影响的图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不同的死亡方式对组织细胞核 DNA 降解的速率是否存在影响。选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失血性休克、断颈、溺死及扼死等4种方式处死,每2 h 取材一次(脑、脾、肝组织),Carnoy 液固定,VANS 改良法染色,选取7个指标进行图像分析,数据经一元回归及多元回归统计处理,对不同死亡方式组的一元回归方程进行多组间分析。结果显示,7个指标与死亡时间明显相关,但在不同死亡方式组间各指标相关性存在差异,一元回归方程比较显示,溺死组与其他组肝组织 ID、AOD、LDC 3个指标存在差异,显示其 DNA 降解较慢,脾脏在溺死组 A、MD、ID、AOD、LDC、AG 等6个指标以及失血性休克组 MD、ID、AOD、AG 等4个指标与其他组间存在明显差异,而脑组织在不同组间则差异较小。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差异。在失血性休克、溺死、断颈及扼死致死的尸体间其组织细胞 DNA 降解速率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淤血程度及尸体所处环境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下,脑是受影响最小的器官,而脾是较易受影响的器官。  相似文献   
3.
隐匿式自杀中毒是指死者生前出于特殊目的 , 而隐蔽地应用毒物自杀的一种死亡方式 . 如果尸检中发现一定程度的机械性损伤、疾病时 , 由于其隐蔽性 , 而较易忽略中毒问题 . 当死者是由于生前因纠纷受到物质上、精神上或是肉体上的伤害 , 而出于报复的目的自杀 , 留下受伤害致死的假象时 , 则表现出嫁祸性 . 检案中如有疏忽 , 会导致责任的错误划分以致错误判案 . 现将本教研室近年来遇到的 10例尸检案件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4.
人脾淋巴细胞核DNA含量及形态学参数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人体死亡后脾淋巴细胞核DNA含量及形态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具有明确死亡时间的人体尸体材料,离体脾脏置于室内(19~24℃),在40h内每3~7h取材1次,做成细胞悬液,经RNA酶水解等处理,PI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核中含不完整DNA的细胞数,获得M1值。结果 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M1值逐渐增大,与死亡时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826。在21h,M1值达21.146%,其后M1值的增大出现加速的趋势,在40h达56.965%,并仍有增大的趋势。结论 人体脾脏淋巴细胞核DNA的降解情况(M1值)与死亡时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延长取材时间,积累标本,建立数据库,将为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较为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1.1案例1某年3月5日上午,在某地城乡结合部河沟内发现一女尸。现场勘验发现尸体附近的河岸边有脸盆、衣服、洗衣粉等物。死者衣着完整,鞋带未系、皮带呈松散状。尸表检查:新鲜尸体,额部见两处片状皮下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