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政府申请强制拆迁的情况下,法院如何保持居间裁判者的角色,既维护公共利益,又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2012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施行。在拆迁问题中就裁判与执行的分离引入司法审查的“刹车机制”,也是司法改革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
14年之后,<国家赔偿法>终于获得了第一次修订的机会.由于这部法律承载的期望和现实结果相去甚远,连当初的立法者都不得不承认,它是"实施得最差的法律之一".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10日,邹春绑架案在深圳中院一审第二次开庭。这是深圳2009年底连续3起校同绑架案中的第一起,后两个案件早已审结,只有此案,因为邹春翻供等诸多变数,从2010年9月第一次开庭一直拖到现在。受害者、绑匪和半路冒出来诈骗赎金的人,3个人的命运交集,结果是3个家庭的悲剧。人性之恶只需要一个金钱诱因,可一场罪案的社会代价,根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  相似文献   
4.
王鸿谅 《学习导报》2010,(10):18-20
申纪兰,这位扎根山西西沟村的劳模,是唯一连任11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面对各种荣誉和机会,她固守着朴素的心愿,“我是一个农民,我的根在西沟村”。  相似文献   
5.
从本溪县基层派出法庭的摸索试点,到辽宁全省推广的"本溪经验",本溪两级法院系统构建的司法协理网络已经运转了3年。事实证明,看似简单的司法协理网络,在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降低工作成本和社会成本、提高法院公信力等各方面都有长远价值。用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来考察,这3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通报的26项案件质量评估指标里,"本溪两级法院有19项优于全省法院平均值",其中"上诉率、信访投诉和进京访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值;调解率和撤诉率持续高于全省平均值"。"便民诉讼、便利审判、息诉服判、实现对接",在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道路上,本溪两级法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相似文献   
6.
记者:本溪中院的审判绩效考核,连续3年在全省法院名列前茅,拿过两次第一,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史明武:建立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是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首次以纲领性文件形式提出的改革任务。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曾经指出,"审判  相似文献   
7.
王鸿谅 《新湘评论》2010,(10):18-20
申纪兰,这位扎根山西西沟村的劳模,是唯一连任11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面对各种荣誉和机会,她固守着朴素的心愿,“我是一个农民,我的根在西沟村”。  相似文献   
8.
立法初衷 <国家赔偿法>从199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那时候,它被誉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小军向记者评价,因为它"肯定了国家与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各自独立意志和独立权益的存在,否定了公民利益应当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凌驾于公民利益之上的观点".这是中国的立法第一次传达出如此明确的信息,肯定国家责任,将国家和公民同等对待.因此<国家赔偿法>也称得上是一部"宪法承诺公民基本权利的兑现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