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被告人智某,男,某市郊区副区长;鹿某,女(系智某之妻),某市政府农业区划办公室文书。1985年3月,某工程队要在郊区购买土地建商品楼出售,负责人吕某找到当时主管此项工作的智某,要求批准征用土地4.2市亩,智表示同意。后因上级规定不准在城市规划区内建商品楼,吕某便假冒建农民自住楼的名义,将征用土地手续报郊区政府审批。一天,吕某带  相似文献   
2.
回扣,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曾一度在社会上流行,涉及人员之多,范围之广,已引起人们的注目。因此,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1988年1月21日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中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本文就什么是回扣,它具有哪些特征,对回扣行为应该怎样定罪等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刑事赔偿的概念及其特征刑事赔偿是指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司法机关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要求,依法赔偿因司法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的违法行为而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的一种制度.从刑事赔偿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刑事赔偿有以下特征.一是刑事赔偿主体的特殊性.刑事赔偿义务责任主体仅指依照刑事法律行使职权的司法机关,它包括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劳改管理部门.其他的行政执法部门均不在此范畴之内.二是弄事赔偿对象的特定性.刑事赔偿的对象是依照刑事法律不该受拘留、逮捕、判刑、扣押、冻结、追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假冒伪劣商品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严重地损害着消费者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到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为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本文结合人大的《决定》从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性质及其刑事责任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为安全法)第26条规定“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者由国家安全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比照刑法第162条的规定处罚.”上述规定可以理解为“拒绝提供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视为犯罪或准用处  相似文献   
6.
1989年中央根据全国的治安形势提出“可以多适用一些缓刑”.几年来,人民法院在审判中努力付诸实践,使缓刑的比例由过去不足10%逐渐上升到20%左右.如某市两级人民法院,1994年至1995年判处刑事、经济犯罪分子1161人,其中判处缓刑的174人,占判处人犯总数的15%.比例比较适中.由于诸多因素,在适用缓刑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偏差.如把不具备缓刑条件的判处了缓刑,附带民事诉讼忽略程序法,缓刑考验期帮教不到位等.这些情况应该引起重视.笔者仅就怎样正确适用缓刑谈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